校园动态

河海大学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发布者:sudy_db发布时间:2024-03-07来源:党委宣传部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河海大学师生热切关注两会动态,通过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途径收看、收听两会盛况,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体会感想。

全国人大代表、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处在重要历史节点的两会,具有着承先启后的重要意义,承载了广大人民的热切期盼。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念兹在兹,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倍感振奋。站在新的时代方位,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河海大学全体师生充满信心、干劲十足、豪迈奋进,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把握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围绕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以有组织的战略设计,探索支撑“两个先行先试”的新路径新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交叉赋能,夯实水利高等教育体系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全面打造国家战略科技人才力量,加快提升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新优势,为深入推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校长、党委副书记杨桂山:全国两会胜利开幕,吹响了举国上下团结一心、接续奋斗的前进号角。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广大河海师生感到无比振奋、倍感自豪。新征程上,河海大学将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不懈奋斗。立足新起点,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要求,深刻认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重要结合点的特殊重要地位,凝心聚力推动学科高水平建设,持之以恒强化有组织的教学科研,全力打造服务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不断开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局面,努力交出“教育强国、河海有为”的时代答卷。

九三学社河海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辛沛: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去年教育领域的改革发展工作做出了高度评价,并对未来一年的教育发展工作做出了高瞻远瞩的指向。报告强调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强调集中力量,发展优势特色学科,提高教育科研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围绕国家水网建设、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等开展有组织科研,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教务处处长李轶: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河海大学作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要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贯彻党中央教育评价改革精神,以教育部审核评估为主线,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工作方针,通过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专业调整优化、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和数字教育赋能,不断强化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大力构建河海教学质量文化,着力培养大批守护国家江河安澜、保障水安全、推动水治理的一流人才。

江苏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河海大学支部主委、研究生院院长吴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今年恰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在这个重要年份召开的全国两会意义重大。作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我将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和带领支部成员们,心怀“国之大者”、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谋新策、出实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人武部部长王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关于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指示对我们做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将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生源质量、优化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抓手,主动适应新时代新挑战,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更大力度推进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科技处处长沈德建: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深入学习两会精神,我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烙印鲜明、位置突出。作为高校教育科技战线的工作者,我们将挺膺担当,锚定国家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亟需,聚焦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处处长、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王锦国:高校是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的高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大有可为。过去的一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纵深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构建,河海大学也在守护国家江河安澜进程中不断前进。新征程,我们要做好“人才”文章,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着力建设河海特色教师工作体系,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新时代“大先生”,营造担当奋进良好风尚,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费峻涛教授:作为一名教师,深切感受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教育强国战略正在落地为行动方案,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两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我们必须紧跟当前学科发展趋势,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敢于探索创新,聚焦高层次、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建设,持续增强自身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实力,关心关爱学生,坚守教书育人主阵地,以实际行动服务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

新能源学院新能源系党支部书记王沛教授: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作为新能源领域的科研人员,我们切身感受到能源安全保障的国家意志以及能源技术迭代的中国速度,激励我系教师在风、光、储等河海优势特色新能源专业领域潜心科研、积极探索。同时,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以“四个自信”的强大力量激励新时代青年,为能源行业输送新鲜血液,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贡献河海力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材料与应用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青年教授刘欢: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政府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高度重视,对教育工作者立足岗位教书育人、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谆谆嘱托。作为一名材料专业的青年教师,我将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切实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专业教学技能,为党和国家培育一流专业人才,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产业科技创新矢志奋斗,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贡献“河海有为”力量。

地理与遥感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呈现了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提出的2024发展目标科学务实催人奋进。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到报告中有关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内容,尤其在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方面,让我们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将始终保持教育初心,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地理学基础学科的优势,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数学学院党委书记潘静:当前,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关民族复兴伟业,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面向现代化产业需求优化调整高校学科布局,探索学科交叉性,全面提升基础学科的育人能力和水平。新时期国家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形式是智慧水利,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全面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数学是建设智慧水利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写好“数学应用”文章,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学术共同体,服务科学素养教育,夯实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基础,支撑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和流域高质量发展。

经济与金融学院符磊副教授: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2%,清洁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7.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8件,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推进,科技成果加速产出加速转化,“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瞩目成就,新发展格局构建不断加快。我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2024年我国国民经济定会持续向上向好,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将达到更高水平,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进程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黄世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不变初心、不倦使命,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价值所在、责任所系。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充分认清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要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土木与交通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袁浩宸: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实现回升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特别是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我国经济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将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新就业机会,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事实证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经济必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周全: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成绩,经济增长持续稳定,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C919大飞机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1箭41星”……这些成就体现了我国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创新和探索精神。我坚信,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我们能够不断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中国一定能够实现更加繁荣、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宣传部)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