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7月2日,河海大学举行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出席活动并讲话。陆国宾领学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原文。他表示,学校始终将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支持和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和群众,关注时代、国家和社会需求,在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中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希望全体师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实践书写青年篇章。出征仪式上,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和指导教师代表分别发言。与会领导共同为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15个实践方向的团队代表授旗。此次社会实践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聚焦理论宣讲、发展成就观察、国家水网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延续红色血脉、“大哉河海,共迎百十”等15个专题,组建了264支校级实践团队,1000余支院级团队,覆盖本科、硕士、博士同学1.1万余人。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分管共青团工作副书记和团委书记、各校级团队指导教师和队员代表参加活动。
    2025年6月22-27日,第五届海岸带资源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ast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RE2025)在新加坡顺利召开,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主席Philippe Gourbesville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Ian Townend教授出席并致开幕词。特邀报告中,荷兰代尔夫特国际水利环境工程研究院Mick van der Wegen副教授以“Exploring the Unknown: Sea Level Rise Impact on Estuarine Morphodynamics”为题,分享了长周期数学模型在全球气候变化下河口动力地貌模拟中的潜力;我校管大为教授以“Improving Coastal Structural Resilience: Scour Research for the Safety of Offshore Wind Farm Monopile Foundations”为题,介绍了海上风电桩基冲刷模拟预测技术与韧性防护方法及应用
    6月29日,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男子甲组全国总决赛在鲁能足校落下帷幕。在冠军争夺赛中,河海大学对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规时间内战成0比0,点球大战中以5:6惜败,获得本届赛事亚军。组委会还评出最佳运动员、最佳射手、最佳守门员等奖项,河海大学1号屈子杰获得最佳守门员,班锴获得优秀教练员。小组赛阶段,河海大学高水平足球队先后以5:0胜集美大学、3:0胜河北地质大学、2:0胜上海体育大学。进入淘汰赛后延续火热状态,在1/8决赛和1/4决赛中均以5:0的比分分别战胜安徽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半决赛面对嘉应学院以1:0的比分锁定胜局。在晋级决赛的7场比赛中保持全胜战绩,共打入21粒进球且一球未失,攻防两端均展现出极高的竞技水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是全国最高水平的校园足球赛事。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男子甲组全国总决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9支高校男子足球队,在为期10天的激烈角逐中,共进行了80场高水平比赛。
    6月25日,2025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水电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副校长沈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沈扬介绍了“百十河海”的办学成就及在水电领域的深厚积淀,希望通过此次大会探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推水电与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并诚挚邀请业界领导和专家学者金秋时节再聚古都金陵、相会河海,共襄百十校庆盛举。特邀报告环节,水利水电学院教授顾冲时受邀作题为《大坝安全服役理论与技术》的报告。他介绍了大坝安全服役理论与技术的提出背景,阐述了大坝整体健康诊断、高坝安全预报预警和大坝服役风险控制的基本原理、工程应用和典型成果。大会颁发了2024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我校参与完成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荣获特等奖,参与完成的《复杂条件下粗粒土试验技术、理论创新与实践》《高寒地区复杂地质条件高拱坝健康诊断与安全监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一等奖。大会设置十三个分论坛,我校共同承办了分会场十一“中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40年学术研讨会”、分会场十二“智慧水电技术发展交流会”。大会还举办了水电与新能源技术装备展,我校积极参展,现场呈现在水资源管理、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学术积淀与科技亮
    6月18至20日,依托我校水利工程一流学科建设的海岸带保护修复创新基地举行启动会,并举办百十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未来韧性海岸国际研讨会,来自英国、荷兰、新西兰、突尼斯、加纳、中国等15国家100余位专家、青年学者和学生参加会议。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崔春霞出席会议并致辞。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南安普顿大学Ian Townend教授,荷兰科学院院士、特温特大学Suzanne Hulscher教授,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奥克兰大学KarinBryan教授,奥克兰大学Giovanni Coco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Simon Mudd教授,我校4位教师分别做会议报告。围绕海岸动力过程建模、生态系统响应、海岸韧性概念与关键技术等多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会议设置了水治理领域青年领导力发展培训会与未来韧性海岸国际合作圆桌讨论环节。水治理领域青年领导力发展培训会围绕青年科研人员在全球水治理中的角色与使命、领导力培养路径等主题展开深刻阐述,激励青年学者以更高站位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未来韧性海岸国际合作圆桌会议,围绕学术合作、国际项目联合申报、青年人才联合培养等议题展开热烈探讨,形
    6月22日,河海大学校友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校友会理事会换届会议成功召开。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河海大学原校长、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徐辉,河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郭继超,第四届理事会成员代表,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监事候选人以及校友代表等参加会议。郑金海向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广大校友、各校友组织致以诚挚的慰问,向为校友会发展倾注心血、作出重要贡献的第四届理事会致以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校友会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点”,校友会与校友是学校历史新进程的“命运共同体”,理事会及理事是学校、校友事业内涵发展的“坚定推进者”。他表示,新一届理事会将继续秉持“服务校友、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宗旨,加快推进学校校友发展共同体建设,实现“母校助力校友发展,校友反哺母校建设”的良性循环与内涵共生。徐辉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校友工作的各地校友、第四届理事会全体理事、监事表示感谢。他表示,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学校与校友携手共赢是最根本的战略选择,校友会是校友工作最坚强的组织保障。希望新一届理事会肩负起团结校友、服务校友、促进学校发展的重任,使校友工作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
    6月20日,河海大学举行202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河海大学杰出校友、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郝芳华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典礼。校党委书记杨桂山,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郑金海,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副校长陈达,副校长沈扬,各学院(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和全体毕业研究生参加了典礼。校长助理吴峰主持典礼。毕业典礼上,郑金海发表了《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演讲。他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全体研究生表示热烈祝贺,向为他们成长成才倾注无数心血的父母家人和教职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问候。他带领大家回顾了近几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充分肯定了毕业研究生在科研实践、创新创业、国际合作交流等工作中展示出求知若渴、脚踏实地,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开拓创新精神。他对全体毕业研究生提出了三点希望:始终感恩,夯卓越之基。要始终感恩繁荣昌盛的祖国,感恩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恩循循善诱的师长,感恩携手并肩的同窗,不忘“筚路蓝缕”的来时路,坚定“星辰大海”的征途志。始终专注,立卓越之姿。聚焦
    在河海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为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科教融汇、协同创新为纽带,优化拔尖人才培养质量,6月17日,我校举办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相关领域研究所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活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南京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筹)等25家机构的70余位领导和专家到校交流。活动由校党委书记杨桂山主持,校长郑金海出席并致辞。郑金海表示,河海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领域研究所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基础深厚,期待未来双方携手并肩,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方向,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合作与交流。活动分学术前沿报告、分领域讨论和研究生培养交流三个环节。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我校研究生院分别介绍了研究生培养情况。与会专家介绍了我国软件、新能源及储能技术、地理资源、物质科学、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参会代表围绕资源环境、能源材料、电子信息和理学等四个领域开展了科研
    6月13日,水利部卓越水利工程师培养工程(第二期数字孪生水利班)在河海大学开班。本期班在首期试点班的基础上,继续聚焦数字孪生水利方向,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在全国水利系统组织遴选了40名既懂水利又熟悉数字应用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拟采用“三段衔接、工学交融”的培养方式,将3个月的高校知识更新、4个月的项目实践锻炼、5个月的单位技术攻关有机衔接,实现学研、科研、产研深度融合,理论、技术、生产全链条贯通,全方位提升学员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能力和素质。水利部人事司司长郭海华出席开班式并作动员讲话。郭海华指出,水利部卓越水利工程师培养工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着力培养大批卓越水利工程师的重大举措,大力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加快建设水利战略人才力量的创新之举。郭海华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培养造就卓越水利工程师的重大意义;要心怀“国之大者”,深入学习实践,充分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提升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素质;要加强学员管理,严守纪律规矩,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本期培养班取得实效。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表示,学校持续在“巩固、延
    6月19日,我校隆重举行202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河海大学杰出校友、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锋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典礼。校党委书记杨桂山,校长郑金海,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副校长沈扬,各学院(学部、系)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和5190名本科毕业生参加了典礼。沈扬主持典礼。校党委书记杨桂山为学生颁发证书毕业典礼上,郑金海发表题为《自信自强致高致远》的演讲。他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各位毕业生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为毕业生们成长成才倾注无数心血的父母家人和教职员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说,四年前,同学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对知识的渴望、对梦想的执着,意气风发地踏入了河海大学的校门。四年来,同学们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共振,与河海共成长,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梦想,以不懈的拼搏铸就荣光,“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已深深融入同学们的血脉,成为最鲜明的精神标识。郑金海发表题为《自信自强 致高致远》的演讲郑金海还对广大毕业生提出三点希望:厚植家国情怀,做心怀“国之大者”的追光者。希望同学们赓续“红帽子大学”的红色基因,将“天下有溺犹己溺”的济世情怀融入血脉,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