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8月28日,河海大学召开2025年暑期工作研讨会。校领导、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中层正职干部等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杨桂山主持会议。杨桂山作题为“认清形势 找准方位 抢抓‘十五五’发展战略机遇”的主题报告,分析了学校当前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与内部环境,明确了“十五五”的定位与目标。报告系统部署了“十五五”八项重点发展任务与关键举措,涵盖优化学科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师资队伍竞争力、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以及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等内容,并阐述了相应的保障机制。杨桂山强调,全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谋划,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要强化“交账”意识、全力履职尽责,以实际成效作为干部评价核心标准;要统筹联动、强化协同,确保重大任务稳步推进;要切实做好新学期开学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以饱满热情和充足干劲全力做好下半年工作,以优异成绩献礼学校百十华诞。校长郑金海作题为“落实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收官‘十四五’”的主题报告,系统总结了学校今年以来在学科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改革、师资队伍引育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并对下半年重点推进的八项工作作出部署:完成“十
    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李军一行来校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调研交流。河海大学副校长沈扬出席会议并讲话。沈扬表示,河海大学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援疆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人才、科研、学科优势和水利特色,在学科建设、师资选派、联合培养等方面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今后将继续完善支援体系,探索深化合作路径,助力西部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李军介绍了克拉玛依校区的办学概况、发展成果及未来规划。他希望两校以银龄教师项目、联合研究生院建设等为抓手,推动从单向支援迈向双向赋能的深度合作新阶段,并依托新疆资源禀赋与战略定位,在水利、环境等特色领域拓展合作空间,共同为服务国家西部发展战略、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贡献力量。会上,双方就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学科与课程建设、银龄教师援派、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联合申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两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2025年在成都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中,我校体育系运动训练专业2023级本科生林奕航及其队友商学院人力资源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马科唯在啦啦操双人花球决赛中取得第八名。此前,林奕航与马科唯凭借高超的技术和默契配合成功晋级决赛。在教练员李鹏跃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在比赛中展现了极高的竞技状态和团队协作能力,以精准配合的默契之美和花球挥舞的节奏韵律共同编织了力与巧的和谐交响,在同步率、完成度和节奏把控等方面发挥出色,让河海青春身影绽放在世界舞台。世运会由国际世运会协会主办,是非奥项目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啦啦操首次成为世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仅设置双人花球一枚金牌,共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11支队伍参赛。
    近日,《Journal of Ocea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以“CSUB: Design and modeling of an autonomous screw‑driven amphibious vehicle”为题发表了我校科研团队在水陆两栖无人装备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基于“Coastal, Surface, Underwater Benthic”(岸海潜底)多栖作业理念研发的螺旋驱动水陆两栖无人平台“CSUB-1”(图1),系统展示了该水陆两栖无人平台的设计、仿真及性能评估结果。图1 螺旋驱动水陆两栖无人平台样机水陆两栖装备在滨水复杂环境下具备通过性优势,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科学调查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当前的两栖无人平台普遍采用轮式、履带式、仿生腿、球形机构等多样化结构设计,为在水中与陆地之间实现切换而采用的变形机构或运动单元导致结构繁复、可靠性下降。螺旋推进方式具有水陆一体化驱动特点,展现出独特潜力,不仅能作为水中推进器,还能在雪地、冰面、泥沙、沼泽上提供有效牵引力。尽管已有螺旋驱动载具的应用实例,但螺旋驱动普遍存在操纵性差的技术难
    8月9日至14日,校长郑金海率团赴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访问交流。在萨肯·赛福林·哈萨克斯坦农业技术研究大学,校长卡纳特·蒂列乌夫参加座谈。双方讨论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就丝绸之路经济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河湖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共建事宜进行了深入讨论。郑金海表示,欢迎在校学生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申请来华政府奖学金项目或通过促成两校的本科学位联授项目,到河海大学交流深造、攻读学位。在塔什干水利及农业机械大学,校长巴霍迪尔·米尔扎耶夫参加座谈。双方表示,希望在已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交流、学术交流等,在本科学位联授和国家留学基金委来华政府奖学金项目等方面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代表团还参观了塔什干水利及农业机械大学相关实验室,就科研合作达成初步意向。在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校长奥布洛穆拉多夫·纳兹鲁洛·纳伊莫维奇参加座谈。双方讨论了中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盐碱地治理与河湖健康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合作事宜,达成了在优势学科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共识,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以支持两校学者、研究团队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学生往来交流。在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校长马德吉多夫·伊诺姆琼·乌里舍维奇参加座谈。
    8月10日,河海大学中亚校友会成立仪式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校长郑金海出席仪式并致辞。郑金海向中亚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向中亚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开放办学、学科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成绩,以及学校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合作等情况,希望中亚校友会强化增进校友联系,整合拓展校友资源,推动中亚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等与母校、校友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校友事业发展和母校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会议选举产生了河海大学中亚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仪式后举行了中亚校友会庆祝建校110周年校旗传递活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新疆校友会负责人,中亚校友代表等参加活动。
    8月13日,水利部卓越水利工程师培养工程(数字孪生水利班)结业式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水利行业的32名学员经过知识更新、实践锻炼、技术攻关三个阶段共12个月的学习培养,顺利结业。这标志着水利部卓越水利工程师培养工程(数字孪生水利班)首期试点培养工作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培养目标。水利部人事司司长郭海华出席结业式并讲话。郭海华对试点培养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充分肯定了数字孪生水利班“三段衔接、工学交融”的培养模式,从5个方面充分肯定了首批学员的学习成效,勉励大家要心怀“国之大者”,充分认识肩负的职责使命,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风貌,全身心投入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践,努力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郭海华要求,培养工作相关单位要加强总结凝练,系统梳理具有行业特色、可复制、易推广的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卓越水利工程师培养工程高质量顺利推进,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保障。河海大学副校长沈扬作为协同培养单位代表发言。沈扬介绍了河海大学在承担“高校知识更新阶段”培养任务中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此次培训既引导学员提升了解决实践问题的攻关能力、数字赋能水利设
    8月13日,巴西地区一体化发展部部长瓦尔德斯·戈埃斯率代表团访问河海大学,就水利工程、土壤修复、灾害防御等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交流。校党委书记杨桂山会见代表团。杨桂山表示,作为金砖国家网络大学首批成员高校,河海大学与巴西亚马孙联邦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退化土壤修复工程、雨林保护工程、可持续农业灌溉工程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未来,学校愿与巴西方进一步深化在退化土壤修复、港口航道建设、水资源高效利用及智慧流域管理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贡献河海智慧。瓦尔德斯·戈埃斯强调,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巴西与中国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河海大学在水资源管理、灾害防控及水利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优势突出,巴西希望与学校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访问期间,代表团参观了河海大学牛首山科技园水工试验研究基地,实地考察了学校在服务国家水网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中的重大科研成果,包括全球水灾害模拟预警系统、智能水利调度技术及重大工程案例。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学校相关学院及部门参加座
    8月8日,校长郑金海一行赴石泉县调研定点帮扶工作并召开座谈会。石泉县县长杨利,学校和石泉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挂职干部参加座谈会。郑金海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特色、学科发展优势以及百十周年校庆筹备进展等情况,对校地帮扶、研究生支教等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学校将始终牢记社会责任,结合石泉现实发展需求,广泛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在教育帮扶、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特色产品推广等领域持续加强沟通协作,以实际行动助推美好石泉建设,共同谱写教育共兴、科技共强、乡村共富的崭新篇章。同时,要更好发挥河海大学校友资源,发展校友经济,助力石泉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杨利介绍了石泉县的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生态资源等基本情况,并强调石泉的发展成果离不开河海大学在产业培育、项目落地、教育人才输送、基础设施建设等全方位、各领域的倾力帮扶。希望河海大学能继续发挥学科、人才、科技优势,助力石泉县“十五五”规划科学编制,聚焦当地五大产业链发展需求,搭建招商引资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让校地帮扶成果切实惠及民生,持续为石泉水利事业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会上,双方就校地对接帮扶工作进行了
    8月6日-8日,校党委书记杨桂山、校长郑金海率队赴西藏自治区相关单位开展调研交流,先后走访西藏农牧大学、西藏自治区水利厅、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等。此次调研旨在进一步深化学校与西藏相关单位合作对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西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与区域发展。在调研交流中,大家取得一致共识,希望充分发挥河海大学的学科、人才、平台优势和在藏单位的属地优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攻关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携手为西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期间,河海大学与西藏农牧大学签署了共建雅江清洁能源研究院协议并为研究院揭牌,雅江清洁能源研究院将联合更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科研团队,主动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服务西藏清洁能源产业及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建设。在藏期间,校领导还看望了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支教的支教团同学,并与部分在藏校友交流座谈。调研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西藏地区校友代表、河海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交流。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