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9月6日上午8:00,200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在江宁校区举行。大会由鞠平副校长主持,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林萍华教授发表了讲话,他为新同学们简要介绍了河海的历史,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打好基础;二、培养能力;三、锻炼素质,希望大家都能做好这三点,成长为优秀的新世纪有用之才。军训部队首长、南京军区舟桥旅副政委张利民上校也发表讲话,希望大家通过艰苦的军训,培养
      9月8日,水利部第三期领导干部专业理论培训班开班典礼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水利系统近40名厅(局)级干部参加本次培训班,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出席了开班典礼并讲话。典礼由水利部人教司副司长陈自强主持。校党委书记林萍华、校长张长宽参加了开班典礼。   索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实施领导人才培训工程是水利部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重要部署,是为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作为江苏省沿江大开发的重要城市之一,为了保证今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张家港市近期启动了张家港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项目,并委托河海大学负责完成。   由我校水环院、水电院及环境学院八名正副教授和近2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张家港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课题组,在今年暑期开始的第一天就进驻张家港市,开展课题现场专题调研工作。在张家港59个日日夜夜工作中,课题组进行了地毯式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多次召开张
      为了积极响应江苏省“沿江大开发”战略部署,校长张长宽教授、副校长鞠平教授等专家于8月底参加了由省委组织部、教育厅组织的江苏省部分高校校长“沿江行”活动。在短短的7天时间里,我校领导与沿江8个市的领导和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并就河海大学如何参与各地沿江大开发建设作了深入的讨论和策划。这次“沿江行”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我校影响,迈开了我校今后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第一步
      9月4日,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晓东、副主任王冠军等领导访问了河海大学,受到党委书记林萍华、副校长鞠平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鞠平副校长首先向王晓东主任一行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发展情况,王晓东主任对学校的学科特色、科研方向及机制表示了很大的兴趣。会谈中,双方致认为,发展研究中心与河海大学在科学研究方向及课题上非常接近,有很多共同点以及开展合作的有利条件;中心专业性强、信息渠道
      近日,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依托河海大学建设“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岩土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将以国家重点学科--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学科为主要技术支持。该学科现拥有一支团结、赋有朝气的学科梯队和软、硬件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专业实验室。近10年来,该学科在水利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地铁建设、航道码头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理、岩土新材料、堤坝工程等诸多领域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
      9月4日、5日,常州校区校园内彩旗飘扬,人潮涌动,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接待新生的空调大客车不时的穿梭于校园和车站之间,校区1300多名新生的接待工作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各学院、各部门有关人员顶着烈日战斗在迎新工作第一线,社区、后勤集团为新生和家长提供了住宿安排、预定返程车票等各种优质服务。由校区团委、学生会、各学院分团委、社团管理中心等组织的近300名大学生迎新服务队热情地为新生做好各种服务工
      从3日开始,河海新一届的学子陆续抵校报到。河海校园因此笑语喧哗,生机满园。   近日来,各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全力以赴,积极稳妥地布置和实施迎新工作。校领导分批赶往各迎新点(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校内迎新点)慰问顶着高温在那里的工作人员,为他们送去清凉的饮料和关切的慰问。 图片说明:   上图左:校领导在长途汽车东站慰问迎新工作人员   上图中:书记亲手为大伙送来解暑的饮料   上图
      9月4日上午,河海会堂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喜迎新一级研究生学子。2003级共140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典礼。   典礼由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鞠平教授主持。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林萍华教授首先致欢迎辞。首先,林书记对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祝愿,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学校的改革近况,用发展的眼光为同学们描绘了河海发展的新蓝图,同时也对大家的新学习生活寄予了厚望。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吴中
      2003年9月2日上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宝应站工程开工典礼在江苏省宝应县隆重举行。   参加典礼的有江苏省水利厅吕振霖厅长、徐俊仁副厅长、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局陆永泉局长、邓东升副局长、刘军副局长等20多位领导。   此项工程的监理工作是由河海大学工程监理公司承担的。 (文字、图片供稿:新闻宣传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