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继江苏省隆重举行九所高校建校、办学100周年联合庆典后,在冯友松(辽宁省人大原副主任)等校友的积极倡导下,于2002年6月15日在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电厂成立了中央大学及衍生院校辽宁校友会。作为原中央大学十一所衍生院校之一,河海大学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鞠平副校长应邀出席了成立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希望原本同根同源、现在根深叶茂的原中央大学衍生院校能够在今后共同发展、再创辉煌
      最近,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孙成华局长一行四人来河海大学检查、验收了离退休工作及信息库建设情况。校党委书记林萍华和副书记陈德奎接待了检查组。   在学校期间,检查组与离退休处的干部进行了座谈,在听取陈德奎副书记和有关领导的工作汇报以后,孙成华局长对河海大学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老龄工作感到欣慰,对离退休处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赞扬河海大学离退休处职分工明确,制度管理规范,服务落实到位,具有朝气
      为向河海大学合作发展委员会成员单位输送更多高质量、高素质、复合型优秀人才,河海大学于日前决定从2002年起将为各成员单位定向培养双学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双学位本科生由合作发展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向学校提出需求,学校组织水利土木专业、品学兼优的三年级学生自愿报名,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并签订协议,延长学制一年,学习管理类专业有关课程,由用人单位提供第五年的学杂费、奖学金并提供
      6月8日上午,河海大学与南京江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江宁校区举行建设河海大学教职工(江宁)住宅院区协议签字仪式,副校长徐辉与曹兴斌总经理分别代表双方单位在协议书上签了字。校长姜弘道、副校长鞠平等参加了签字仪式。   姜弘道校长指出,南京江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河海大学在开发江南骏园(大学生宿舍区)方面已经成功地第一次握手,这次建设教职工住宅园区,是校企双方再一次握手,望能够成为探索高校后勤社
      5月28日,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林萍华在常州校区进行工作调研,在听取了校区领导班子的近期工作汇报后,林萍华书记说,常州校区近期工作非常出色,领会了党委、行政的意图,有好的工作思路,几次来常州校区,都充分感受到常州校区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的主动意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校区凝聚力增强了;关系理顺了;活力更强了。常州校区广大干部、教师、群众精神状态很好,工作非常努力,都想把校区的事业干好。
      河海大学组织大学生开展的贯彻公民道德纲要建设辩论赛,经过三轮10场比赛,于5月30日晚落下帷幕。全校各学院派出的12支代表队参加了辩论赛。人文学院代表队以缜密的思维,流利的口才,前后战胜了3个强劲对手,取得了第一名。   这次辩论赛是河海大学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开展“十百千万”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就是组织十场辩论赛。
      从5月29日至31日,河海大学约900名师生员工踊跃参加无偿献血。以前献血都是学校组织乘车到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接受体检并采集,这次是血液中心的采血车开进了河海大学校园里,为大家无偿献血提供了方便。   虽然是大家自觉自愿无偿献血,但是,学校从上到下还是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学校医院的同志作了献血知识讲座,出了献血知识宣传橱窗,还通过有线电视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并协助血站精心组织无偿献血工作。学校
      在首次有中国国家队参与的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来临之际,5月29日,河海大学学生会、河海大学足球协会共同向所有大学生发出《文明看球倡议书》。   倡议的主要内容是:1、密切关注世界杯赛事进程,特别关注中国队的赛事进程。让我们把对国足的骄傲,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尽情倾洒在对赛事的密切关注之中;2、遵守大学生行为规范,深入实践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精神,在整个比赛进程中文明观球,文明评球,做到输赢平常心,
      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与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于2002年5月25日至26日在河海大学举行。  
      2002年5月23日至24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水利学科组织,在南京河海大学召开了“土体变形新理论与大型工程实践对比研究”前沿研讨会。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河海大学等十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50多位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水利学科主任李万红教授出席会议,清华大学沈珠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