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4月27日,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易越涛一行来河海大学调研。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郑金海主持。唐洪武对易越涛副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情况。他表示,河海大学与珠江委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与实践。希望双方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培养一流水利人才、打造一流科研平台、建设一流智库等目标,深化全方位交流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珠江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易越涛对河海大学在珠江委事业发展方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发展方向,坚持围绕行业办学,为流域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双方今后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强合作,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等方面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希望河海大学继续向珠江委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珠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河海大学相关部门、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文/姜凯曦 图/朱昊)
    浦东少年投考“河海”张闻天童年时代,衷心仰慕筑塘捍海、兴修水利的钦琏,能像钦公一样,治江、治滩、治海,造福人民成为他的职业理想,所以,当看到“全国水利局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招生广告”时,他被吸引了。1917年7月15日-17日,张闻天参加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入学考试,三天后,《申报》公布了新生通告,他被录取了。张闻天这一级是正科第三级,又称为十年级,学生四十多人,来自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学制四年。国文、英文成绩单(图片来源:南京大学档案馆(复印件))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学注重文化基础知识的广博与坚实,“立国文学部第一”,延聘名师进行国文、本国地理、伦理等课程的教学。张闻天本来国文底子就好,又经过学校“预科”的教学,写得一手逻辑严谨、情文并茂的好文章。学校也特别重视英文的训练,力求解决中学阶段“习焉不精、难期实用”的不足,要求学生达到能够“译读写作”的层次,且当时几乎所有专业课程教材均为英文,讲课也多用英语。因此,张闻天在“五四”运动之前就能阅读英文版马克思主义著作,“五四”运动后大量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工程学校的学习和训练,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注重实证、讲求实用的素质,对于张闻天而言,
    4月24日,2020年度刘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奖励项目评审会在河海大学举行。评审会专家组由来自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部水文司、南京水科院、长江委水文局等水利科研生产单位和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相关高校的专家组成。评审会由河海大学校长、刘光文基金管委会主任徐辉主持。经过各高校、科研所推荐、专家评议和投票表决,评选出本科优秀学生奖一等奖3名,二等奖20名,研究生优秀学生奖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评审会还就完善刘光文基金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进行了讨论。评审结果将在中国水利学会和河海大学等网站公示。刘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部水文局和河海大学于2010年共同设立,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评审,在国内水文乃至水利行业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该基金分设“刘光文奖学金”,面向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和部分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研究生,每年评选一次;“刘光文科技奖”包括“刘光文科技成就奖”、“刘光文工程技术奖”和“刘光文青年科技奖”,面向我国水文行业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
    4月26日,法国驻上海总领事Benoît Guidée(纪博伟)先生、教育领事Séverine Boué(白丽娜)女士一行来我校访问。徐辉校长接待了来宾,徐卫亚副校长陪同。徐辉首先代表学校欢迎总领事一行来访,并介绍了河海大学的总体情况以及与里尔大学的合作情况。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与法国的教育合作,将以建设河海大学河海里尔学院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中法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合作以及人文交流,推动中法友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纪博伟表示河海大学在水资源、环境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实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河海大学对法合作历史悠久、基础深厚、成果丰富。河海里尔学院作为河海大学与里尔大学合作多年的标志性成果,是中法教育合作的成功之作。他代表法国驻沪总领馆表示未来将全力支持我校与法国的合作,推动中法教育合作走上新台阶。 会谈前徐卫亚副校长陪同客人参观了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处、教务处、研究生院、河海里尔学院相关人员及法国里尔大学来访教师一同参加了座谈。(文/沈鹤林 图/朱昊)
    4月26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原党组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春生授聘河海大学客座教授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闻天馆举行。授聘仪式由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教授主持,校长徐辉、原校长姜弘道、原副校长朱跃龙应邀出席,校长办公室、研究生院、人事处、水科学研究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400余人参与了授聘仪式。受聘仪式上,徐辉代表河海大学为刘春生教授颁发了河海大学客座教授聘书,并为其佩戴河海大学校徽。随后,刘春生讲述了自己与河海大学的渊源,对客座教授的授予表达了谢意,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为河海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贡献力量。仪式结束后,刘春生为教师和学生们做了题为《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南水北调》的学术报告。他在水利工程特别是调水工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国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南水北调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区域水安全保障做出过突出贡献。他从中国水资源分布、中国年降水量分布、黄淮海流域水资源自然特征等角度切入,详细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工程建设、感想体会、战略机遇等方面的情况,整体报告数据详实,图文并茂,风趣幽默,深入浅出。与会师生们认真聆听了报
    4月25日,常州市委常委、常州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一行到我校常州校区调研。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出席了调研座谈会并讲话。周斌书记充分肯定了河海大学办学实力和特色,在常州30多年办学的成就以及对高新区和常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他介绍了高新区建设北部城市新中心的愿景和成效,并希望进一步加大校地融合,为地方输送更多的创新人才,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共赢发展。会上,双方围绕引才聚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后,周斌书记与李俊杰副校长共同为“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高校引才工作站”揭牌。学校科技处、学生处、产业院以及常州校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同志参加了交流调研。(吴洁)
    日前,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江苏省选拔赛在南京举行。我校共选送16件作品参加终审答辩,共获特等奖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特等奖项目数名列全省第一。由土木与交通学院推报的《“云旅”大国工程,做新时代红色基因土木人》项目、由环境学院推报的《追寻红色经典足迹,书写时代青春篇章》项目、由能源与电气学院推报的《寻红色记忆,承革命精神》项目、由商学院推报的《“勋”耀党史,“章”显中华——红色基因主题寻访》项目以及由大禹学院推报的《铁血军规严纪律,半条棉被温暖人心》项目获大赛特等奖。此外,由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推报的3个项目获大赛一等奖。由水文水资源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信息学部、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推报的5个项目获大赛二等奖。由水利水电学院、理学院推报的2个项目获大赛三等奖。另外,在同期举行的江苏省“力行杯”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中,由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推报的2个项目获大赛一等奖,由信息学部推报1个项目获大赛二等奖。“挑战杯”红色专项赛是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组委会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矫勇教授受邀河海大学研究生高端讲堂为我校师生作题为“学好用好长江保护法”的学术报告,徐辉校长主持报告会。报告会上,矫勇从自然禀赋、历史定位、存在问题三个方面介绍了长江的基本情况,引出长江保护法立法的重大意义、立法定位,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长江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做了详细解读,指出长江保护法是管理体制、生态环境标准体系、规划体系、国土空间管控制度上的制度创新。他认为,制定好长江保护法,就是以法律的形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制度化、法定化。实施好长江保护法,就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保障长江永续造福中华民族。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矫勇请教,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最后,徐辉再次对矫教授的到访表示感谢。他指出,矫教授的报告不仅是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程。贯彻实施好长江保护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是为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希望河海师生勤于思考,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共同做好
    4月23日,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司勇来我校为青年师生上“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课。校长徐辉会见司勇书记一行,并就共青团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司勇以《从辉煌党史中汲取青春向上的营养》为题,从“百年老店的故事”讲起,带领大家走近生动鲜活的红色人物,重温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一同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他指出,学习党史可以补“钙”,能帮助青年强筋壮骨、培根铸魂。党史是青年学子最佳的“钙源”,要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坚定奋勇当先的信心和决心,立志为国家、为社会做有用的事,努力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有用之才;学习党史可以补“铁”,能帮助青年活力充沛、C位出道。青年学子要通过党史学习“补铁”,练就铁肩膀、硬肩膀,在书山学海的遨游中努力争先进,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敢于打头阵,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里勇于立大志,让自己的青春与时代与祖国同频共振;学习党史可以补“氧”,能帮助青年提神醒脑、修身正己。青年学子要到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去见世面、长才干,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交往中了解国情、立己达人,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
    4月22日-24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学会、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第三届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高端论坛在南京举行。河海大学党委书记、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唐洪武出席论坛、河海大学校长、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徐辉主持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论坛组委会主席张建云致开幕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等十多个国家相关流域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1000余位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论坛,除主会场外,在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设两个视频分会场,同时,采用线上直播方式,通过新华社等媒体同时转播。论坛主会场河海大学党委书记、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唐洪武出席论坛河海大学校长、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徐辉主持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论坛组委会主席张建云致开幕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王超出席论坛4月22日,在“流域综合管理”分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