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10月28日至10月30日,河海大学举办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云论坛。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荷兰代尔夫特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法国里尔大学等18个国家和地区75所高校、研究所的110余位青年学者齐聚云端,与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代表一同共叙情谊、共谋未来。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河海大学副校长许峰,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才开发和对外合作处、江苏省教育厅师资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论坛。唐洪武书记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召开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是学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他指出,河海大学历来有“聚才、用才、爱才”传统,近年来,学校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通过加强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学校将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筑牢师德风向标,搭建引才大平台,积蓄育才深水库,激发人才新活
    10月26至2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以下简称UNESCO-IHP)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区域指导委员会特别会议在线上召开。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以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雅加达办公室的50多位国际水文专家参加了本次特别线上会议。会议由UNESCO-IHP副主席、UNESCO-IHP亚太区指导委员会主席、UNESCO-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河海大学余钟波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围绕IHP战略和最新发展、水文分析目录等展开了讨论。余钟波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河海大学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第九阶段战略计划(2022-2029)的制定,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方案。他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围绕水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UNESCO-IHP平台,共同开展和推动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领域的合作研究和协同发展,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和科研合作。河海大学蒋海燕博士做题为“水库系统环境友好运行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的学术报告。本次会议对政府间水文计划全球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围绕第九阶段战略计划(2022-2029)的制定展开了讨
    10月29日,河海大学举行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围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三个主题开展了深入学习研讨。校领导、校长助理、党委部门负责人参加学习。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会议。会上,唐洪武书记就三个学习主题内容,分别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唐洪武书记指出,两个《意见》是党和国家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更高站位出发,对学校体育工作和美育工作进行再认识、再深化、再设计、再推进。我们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学校体育工作和美育工作的目标,整合多方资源,全力推进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发展。就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文件精神,唐洪武书记强调,《总体方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文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他结合教育部召开的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加强学习,
    近日,在第五届“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评选活动中,河海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报送的《“量身定制”改善人才结构 “产教融合”助推行业发展—河海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对口帮扶石泉县基层水利队伍》案例荣获优秀案例称号。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150余家普通高校的参与,共征集各类案例450余份,经过专家初审、互审,专家讨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0余所院校选送的12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最终获奖。在10月22日举办的2020年“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上,河海大学代表上台领奖。大会组委会还颁发了“2020网络与继续教育抗疫先进单位”,旨在表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认真落实教育部“停学不停课”要求,积极应对、提前部署,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和平台,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扎实推进各项教育服务工作的院校,我校获得“抗疫先进单位”称号。长期以来,学校注重内涵式发展,关注“行业招生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混合教学模式”等研究和实践热点,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在远程与继续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未来,我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秉承学校学科优势与特色,不断开拓创新,深化
    10月27日,上海城投集团监事会主席田赛男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出席会议。会议由河海大学校长助理范新南主持。唐洪武书记介绍了学校历史脉络、发展现状及远景规划等情况。他指出,上海城投的发展需求是学校干事创业的舞台,希望双方携手,在科技创新背景下,聚焦城市治理、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助推学校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河海力量。徐辉校长表示,河海大学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深厚渊源和合作基础,上海城投与学校合作空间大,希望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找准合作方向,加速合作进程,共赢事业发展。田赛男主席向学校105周年校庆表达了热烈祝贺和良好祝愿,对学校培养的大批水利人、水文人为上海城市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她表示,上海城投向学校敞开合作大门,期待今后双方合作更广、合作更好,希望学校对城投课题研究、科技攻关等方面给予智力支持,为集团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河海大学校友、上海城投集团副总裁、城投研究总院院长何刚强表示,上海城投秉承“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愿景,聚焦路桥、水务、环境、置业四大业务板块,确保
    10月28日,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周延胜教授受邀为我校师生作“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基本启示 ”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主持。周延胜教授从“中国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三个方面,讲述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史。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周教授总结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机遇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中国多党制的政治风险具有不可验证性。郭继超副书记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加强“四史”学习教育。学校各二级党委要抓好“四史”学习工作,广大师生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力行,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让“四史”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切实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郭书记强调,要把“四史”学习教
    张基尧(1945— ),山东济南人。1967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水工专业。毕业后40余年来一直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探索实践了项目法施工管理理论,为提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试验室主任、二公司副经理、十四局副局长等,1992年调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任总经理、党组书记。1996年任水利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并曾兼任小浪底建设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2003年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2010年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十五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先后被能源部、建设部授予“优秀项目经理”荣誉称号,被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中青年专家。2020年获得“钱正英奖”。近日,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唯一跨流域、超大型供水企业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出了重要指示。这项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在2003年筹备成立管理办公室时,首任“当家人”即为河海校友张基尧。2020年金秋,河海105岁诞辰之际,
    10月24日,河海大学2020年团校培训在江宁校区举行。全校各学院(学部)团委书记、副书记以及2019级、2020级本科生、研究生团干部代表参加本次团校培训。在团校理论讲堂上,共青团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戴路作《共青团历史和当代青年现状》专题辅导,系统梳理了共青团诞生、发展和壮大的历史脉络,对当前意识形态、当代青年群体的特点进行了深刻剖析,鼓励我校团干部要在政治上有高度、思想上有深度、知识上有广度、心理上有气度、能力上有强度。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部一级调研员杨义胜作《共青团基层基础工作》专题辅导,指导参训师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通过转变观念、转变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来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依托团支部工作清单制度着力提升团支部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校团委相关负责同志、五四红旗团支部的支部书记、辅导员代表就学校共青团工作、基础团务知识和“智慧团建”系统等内容进行了讲解。本次团校以理论讲堂开篇,为期8周,将通过专题学习、经验交流、活动观摩、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与“四史”学习教育和高校基层团支部“两清单一创争三落实”建设计划有机融合,为全校团干部提供有专业化指导和针对性服务,并层
    10月25日,非洲水资源保护和粮食安全高端论坛暨法语区域与国别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河海大学副校长徐卫亚,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大学刘成富教授,武汉大学及非洲研究中心相关负责同志等出席开幕会。会上,徐卫亚副校长和刘成富教授共同为“河海大学法国与非洲法语区国家研究中心”揭牌。开幕会上,徐卫亚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并向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河海大学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与非洲地区国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近年来,在“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学校积极与海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深入开展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今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河海里尔学院更是我校面向法语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重要实践。未来,学校将一如既往利用学科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不断发展的中非合作关系。刘成富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非洲经济增长进程中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与水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将成为非洲目前和未来数十年面临的巨大挑战,非洲多国自去年以来、特别是疫情之后,粮食安全形势出现恶化趋势。中国也正和非洲多国开展更紧密合作,
    10月27日,河海大学举行建校105周年校庆大会暨“钱正英教育科技基金”“严恺教育科技基金”“徐芝纶教育基金”颁奖典礼。杰出校友、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张基尧出席大会并讲话。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大会,校长徐辉作大会主题报告。张基尧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母校105周年华诞的美好祝愿,追忆了在母校求学的美好时光,对母校的培养表示深深的感谢。他表示,河海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紧跟时代、学以致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始终站在我国水利水电教学、科研的前列,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水利科技人才、涌现出众多治学大师、专家院士,成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希望学校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坚中的前沿阵地作用,勇挑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历史重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水利科技提供不竭动力,为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唐洪武书记在讲话中指出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