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9月26日,以“新质领航、科创天堂”为主题的2024苏州国际科创大会举行。省长许昆林出席并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致辞。会上,刘小涛、江苏省副省长赵岩、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刘敬、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共同为河海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揭牌。校地融合发展是一条共赢之路,高校的科研优势与地方产业优势强强联合,必将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形成新质生产力。2021年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与河海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设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同年5月,江苏省相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河海大学作为举办单位共同注册成立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吴桐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Nature Water》上发表了题为“Liquid-infused aerogel membrane with reverse functions enables on-demand emulsification and demulsification”的研究性论文。多孔限域固液复合膜具有丰富的界面性能,在分离、气体捕获、软制动器、传感器、药物释放和生物电子学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如何选择性地将功能液体限域在多级孔中,并在一片膜中实现两种相反功能(如乳化和破乳),仍是一个难题。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这一难题,提出并构建了一种选择性原位液体限域气凝胶膜(Selectively in situliquid-infused aerogel membrane,SILAM),通过调节压力实现了低能耗抗污染按需乳化和油水分离功能。本研究利用芳纶纳米纤维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物的再质子化、非溶剂诱导相分离以及化学诱导溶胶-凝胶转变制备出了多级孔气凝胶膜(Hierarchical porous aeroge
    9月25日,校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校长杨桂山主持会议。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指出,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牢牢把握教育的三重属性,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五对重大关系”、五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深化学习研究、强化学以致用、细化贯彻落实。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健全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完善学科前瞻性布局,科学测算学科发展规模,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发展精度,做精做优文理基础学科,加快推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发展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厚基础、强交叉、重实践”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快推进本硕博贯通培养,优化大禹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河海里尔学院等内涵建设,多措并举提升生源质量、继续深造率,提升学生在重点行业企业就业比重。系统加强辅导员队伍、班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业指导实效。要进一步打
    2024年9月20日,江苏省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首次联席会议在河海大学召开。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厅长张晓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司法厅副厅长范沁芳主持会议。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周玖华,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朱益民,省外办二级巡视员丁先忠,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传博,省侨联二级巡视员李发勇,省法学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吉巍,省律师协会会长车捷,河海大学副校长沈扬,江苏师范大学纪委书记闾浩,苏州大学副校长姚建林等各基地共建单位和高校分管领导、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全国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应邀派员参会。会上研究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基地联席会议制度和12个重点共建项目。会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涉外法治建设工作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决策部署,推进基地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行,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为江苏省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会议强调,要突出
    9月23日,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会见了我校校长杨桂山一行。2021年,苏州市政府与河海大学签约共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河海苏州院自落成投用以来,聚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四大功能,重点布局“低碳环保、人工智能、智能建造、智慧水利”四大领域,校地深化合作协作迈出坚实步伐。会见中,吴庆文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欢迎,向河海大学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吴庆文说,当前苏州正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苏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河海大学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各方面优势突出,与苏州城市发展有着很多契合点。希望河海苏州院结合苏州科技和产业前沿,稳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积极参与苏州区域产业创新,开展更多产学研合作项目。苏州将全力支持河海大学建设高等研究院,做大校地合作增量,打造校地融合发展新标杆。杨桂山说,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有机结合的关键在于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
    9月23日,河海大学-苏州市产学研合作发展大会暨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对话对接活动在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超,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张雷,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袁靖宇,江苏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张少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罗扬,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苏州市副市长季晶,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刘乐明,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姑苏实验室主任张东驰,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副校长郑金海出席活动。活动由河海大学副校长陈达主持,近300人参加了活动。会议期间,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会见了杨桂山及参会嘉宾一行。袁靖宇在致辞中指出,江苏省已经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形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江苏模式”,河海大学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与苏州市共建了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衷心祝愿其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凝聚多方资源,更好地服务苏州和江苏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教融合科创高地。张少华在致辞中讲到,全省科技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发图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力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本次大会
    9月22日,西藏农牧学院院长强巴央宗一行来校开展深化合作交流。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出席会议并讲话。西藏农牧学院副院长曹仲华、邢震参加会议。会议由陈达副校长主持。杨桂山对强巴央宗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河海大学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援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将对口支援西藏农牧学院工作落实落细,学校将以西藏清洁能源开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契机,与西藏农牧学院加强深度合作、共谋愿景。强巴央宗对河海大学30年来对西藏农牧学院办学给予的指导与帮助表示感谢。希望河海大学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在援藏干部、人才引进、专业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科研等方面加强合作,巩固两校合作机制,提升对口支援工作成效。陈达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办学历史,并就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对口支援西藏农牧学院工作,积极拓展对口支援的思路与举措,助力西藏农牧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会上,双方围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干部交流、财务和后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期间,强巴央宗一行参观了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两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9月15日上午,我校在江宁校区举办2024级本科生军训开训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部队长、上校骆春生,军训旅政委、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军训旅旅长、副校长沈扬出席仪式。开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陆国宾作军训动员讲话。他寄语全体新生,要坚定理想信念,铸牢爱国之魂,主动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责任,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磨炼坚强意志,实践报国之行,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训练,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地将校园当军营,将运动场当实战场,在军训中强健体魄、磨炼意志。要强化使命担当,砥砺强国之志,将在军训中养成的良好品格、作风和纪律延续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沈扬向承训教官领队授军训旅旅旗,向各营营长授营旗。骆春生指出,军训是一堂国防教育课,能够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政治觉悟,培养艰苦奋斗的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他强调,承训教官将全身心投入军训中,确保完成军训任务。军训教官代表李桂、受训学生代表蔡一凡先后发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
    9月14日,2024年南京市鼓楼区“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暨科学家精神展活动在我校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科协主席、南京大学原校长陈骏,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胜昔,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朱军,鼓楼区委副书记、区长方靖,鼓楼区委副书记王玉春出席了本次活动。杨桂山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向出席启动仪式的各位领导和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科学普及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南京市鼓楼区的校地融合互动,积极推动科普工作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大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河海智慧和力量。方靖指出,南京市鼓楼区锚定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先行区建设目标,进一步扎实推进校地合作,与驻区高校深度对接,创新打造“一校一品一特一园”品牌,推动成立鼓楼区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发展联盟,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陈骏、杨桂山、方胜昔、朱军、方靖、王玉春等领导嘉宾共同开启立柱,
    9月12日,校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学习贯彻举措。校长杨桂山主持会议,并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党组、江苏省委相关会议精神。会议指出,这次全国教育大会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动员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河海大学要肩负起以高水平水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以水利高等教育之强支撑建成教育强国。会议强调,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的政治任务。会议明确,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教育事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认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深刻认识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精准定位学校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