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8月16日,江苏省水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我校召开。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孙春雷,江苏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杰,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刘咏峰,河海大学校长徐辉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江苏省水利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主持开幕式。河海大学副校长董增川、郑金海参加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八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江苏省水利学会章程》修改草案,《江苏省水利学会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等。会议选举产生了由93名理事组成的第九届理事会和3名监事组成的第二届监事会,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叶健当选为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戴济群,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书记、副所长谷孝鸿当选为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会议推举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院士为江苏省水利学会名誉理事长。江苏省水利系统、高校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300多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文/高鹏 图/叶志达)
    8月14日,在“迁安杯”第24届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我校共19名运动员参赛,最终获三银三铜及五个第五历史最好成绩。其中,男子二本线组获团体银牌,女子二本线组获团体铜牌。单项赛中,斯信荣获男子单打银牌,叶丽君、陆剑波获混合双打亚军,苏圣博和凌祯、卢宥臻和斯信荣获双打并列第三名。 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是国内大学生乒乓球运动最高水平的赛事,分为超级组、高水平组、运动训练组、特招二本线65组和特招二本线组五个组别。本次竞赛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乒乓球分会执行主办,包括二本65组和特招二本组两个组别,设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七个比赛项目,共吸引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29所高校340名大学生参加。(顾巍翀)
    公共管理学院团委结合学校实际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和团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人文社科类专业特色,实施“人文引领”育人模式,着力聚焦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提升,坚持思想引领为先,素质提升为基,服务维权为本,通过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服务育人等路径,系统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思想引领为先,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学院团委紧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爱水、爱校”思想,注重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入手,线上开发“人文实践教育系统”,打造“四有”网络平台,宣传作品“抖自我风采,音美好校园”河海大学抖音大赛决赛强势来袭活动获学校2018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成果。线下以“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为主线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被“高校辅导员在线”收录,并获评高校“十大育人”网络作品优秀奖。学院依托“青年思想者协会”培养青马人才,青年思想者论坛被评为校信仰公开课示范课,并积极组织学生参演河海大学原创话剧《马克思》亮相紫金文化艺术节,获得江苏省大学生纪念周
    8月10日,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决赛落幕,我校晋级决赛的三个项目喜获佳绩,其中由土木与交通学院教师陈徐东、沈扬指导,沈楠、刘赛赛、李升涛、陈世壮、梁晖、吴佳伟等同学完成的作品《一种基于钢渣再生的环境友好型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获一等奖。此外,由理学院周晓锋老师指导,曹淼、李怡冰、王少伟、王李明、朱莹、董旭等同学完成的《雾霾固废基静电耦合吸附净化装置》,以及由企业管理学院教师胡井军、张丽娜指导,姜明栋、杨晓卉、刘熙宇、许静茹、向敏、齐增睿、高雅薇等同学完成的《多元共治:河长制下江苏农村水体污染减排与控制的调研分析》均获二等奖。我校另有七项成果获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唯一由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全国近400所高校共有4102件作品报名参赛,经过竞赛委员会组织专家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其中102所高校的199件作品晋级决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0件,一等奖72件,二等奖117件,三等奖669件。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我校学科竞赛分级名录中的一级学科竞赛。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
    8月2日至8日,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全国总决赛中,我校外国语学院吴琪同学以江苏省赛区一等奖的成绩参加全国总决赛演讲比赛,并凭借流利的口语、声情并茂的演讲、大方得体的台风和较强的临场发挥能力荣获三等奖。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全国总决赛由国际英语外语协会中国英语外语教师协会和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主办,旨在进一步鼓励在初、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提高其英语听说交流能力,培养其自立、创新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钱婧)
    8月3日,我校香港校友会成立。会上,王玮珂校友作香港校友会筹备工作报告。校友办、基金办、合作办主任黄林楠宣读《关于同意成立河海大学香港校友会的批复》。大会推选产生河海大学香港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赵友平当选名誉会长,崔琦当选会长,王玮珂当选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崔琦会长感谢学校、各兄弟校友分会以及校友们对香港校友成立的关心指导与支持,希望与新一届理事会成员及校友们一同,携手共进,继续提升校友服务质量与水平,广泛凝聚团结校友智慧与力量,助力母校越办越好。各地校友会纷纷发来贺信,澳大利亚校友会等校友代表到场祝贺,并介绍了各地校友会近期工作的开展情况。会议期间还举行了校友交流论坛,特邀嘉宾郑展鹏教授作“智慧城市和香港科技大学”报告。(文、图/赵广全 )
    8月1日-2日,我校副校长郑金海一行赴陕西省石泉县送新一任驻村第一书记上岗,并开展科技扶贫项目推进工作。座谈会上,郑金海副校长指出,6年多来,河海大学紧紧围绕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新部署,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学科、资源优势,不断推进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学校今后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按照总书记“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的要求,坚持精准原则,凝心聚力,以更多优质的人才和科技成果为石泉发展注入源动力,为石泉县的脱贫攻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石泉县李标副县长介绍了石泉的基本县情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我校的倾力帮扶表示诚挚感谢,指出河海大学的长期帮助与支持促进了石泉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期间,郑金海副校长一行听取了学校科技扶贫课题组关于河长制、旅游+水利、石泉县域经济与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等9个科研项目开展情况的汇报,还在池河镇五爱村召开扶贫挂职干部座谈会,参观并了解了池河镇金蚕博物馆、池河翻板水坝、后柳水乡等的建设情况,实地考察了石泉县城垃圾处理厂、县城污水处理场、杨柳国家级水保园等科技扶贫课题相关单位。组织部、科技处、人事处有关负责人和
    近日,“HRG博实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我校有两支队伍入围决赛,经过激烈角逐,由机电工程学院丁坤老师指导,翁帅、王立、李辰阳、刘永杰等4名研究生组成的代表队获二等奖;由娄保东老师指导,周斌、李子宽、王柱、韩梦玥、李乐乐等5名研究生组成的代表队获三等奖。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是“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主题赛事之一,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等联合主办,旨在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研究生设计能力,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发展。本次大赛共有来自220家培养单位的1306支队伍参加,其中160支队伍入围决赛。
    近日,学校公布“河海大学一流专业建设工程”评审结果,结合学校本科专业发展基础、优势特色和建设内容,按照“竞争申报、分类建设、过程管理、滚动提升”的原则,分三大类开展专业建设,其中“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7项,“争先进位专业”建设项目21项,“新兴交叉专业”建设项目5项,学校针对不同类别拟定不同建设目标和考核标准,促进专业争先进位共同发展。“河海大学一流专业建设工程”是“河海大学一流本科建设实施方案”中的引领性工程。建设期内,学校将每年投入专项建设经费,通过“专款支持、绩效考核、动态调整”,激发专业办学活力,建成一批水平高、影响力强、有带动和辐射效应的本科专业,产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和优秀教学成果,全面提升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并力争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等方面取得新成绩。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竞争力,将专业建设作为《河海大学人才培养规划(2018-2022)》和《河海大学“一流本科”建设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增设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统一重复专业,停撤低质专业等举措,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
    7月23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马建华主任来我校调研。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出席座谈会。唐洪武书记主持座谈会并讲话。他表示,河海大学与长江委的合作源远流长,双方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当前,长江委以长江治理保护与科技创新联盟为平台,聚焦长江治理与保护领域重大科技问题,积极凝聚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工作合力。河海大学作为联盟成员单位,积极组建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水利、环境等学科综合优势,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徐辉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目标和发展思路。他表示,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在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正朝着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他对长江委长期以来给予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双方紧紧抓住长江大保护等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养、科研协作、智库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成效,多出一流成果,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坚实保障。马建华主任表示,河海大学是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多年来为治江工作提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