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3月30日,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高校优秀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实施工作座谈会在我校举行。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出席座谈会。首批“领航·扬帆”计划的入选教师、指导教师以及入选教师所在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回顾了河海大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建设情况,并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思政人久久为功地做下去。她表示我校将积极与各兄弟高校开展经验交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学术交流、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载体,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徐子敏就推进落实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三点意见: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校马院做到支持保障再加强、领航导师做到帮助指导更精准、培养人选做到目标志向更
    3月31日,徐辉校长参加联系班级——海洋院2018级海洋科学一班“学习两会精神”主题团日活动,并与同学们座谈交流。党委宣传部、校办、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海洋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活动中,徐辉校长与海洋科学一班团支部成员一起参加了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主题团日活动,聆听了团支部评议报告,对主题活动和团支部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同学们将学习与活动结合,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国家号召,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徐辉校长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建议和希望:一要认知河海。既要深刻认识党和国家对青年的要求,又要了解学校百年治水兴邦的历史脉络,更要积极投入到学校双一流建设,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学生;二要融入河海。要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事业的发展,理解和践行学校“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传承和发扬学校百年办学积淀形成的精神和品质;三要热爱河海。要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加强知识与能力、智商与情商、素质与作风三方面的提升与历练,将来成为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优秀河海学子。校领导联系学生制度是领导干部深入实际、联系学生、走近学生的重
    3月29日至3月31日,第四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决赛在河海大学举行,这也是我校首次承办该项赛事。董增川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工程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工业大学关宏志教授,江苏省教育厅高教处徐庆副处长等出席活动。我校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刘云主持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董增川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专家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评委和工作人员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并希望大赛办成江苏乃至全国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推广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成为教学改革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比赛是在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下,由江苏省城市科学研究会、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由河海大学、南京交通学会承办的区域性大学生交通科技竞赛。大赛主题为“智慧大交通,交通大智慧”,共收到来自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7所省内外高校提交的105件作品,其中68件作品进入现场决赛答辩。经过激烈角逐,共评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8项。其中我校参赛队获一等奖
    3月29日,河海大学举行聘任仪式,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中国土地学会副秘书长张晓玲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为张晓玲教授颁发聘任证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黄涛珍主持聘任仪式。聘任仪式后,张晓玲教授为师生做题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系统梳理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历程,提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要关注空间治理理念、国土空间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匹配、集聚开发、差别化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国土开发结构等八个方面,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中需要进一步深入就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度、用途管制的空间逻辑、空间管制规则及弹性以及国土空间演变规律。张晓玲教授长期从事土地管理政策、土地规划、国土规划、土地标准化等方面工作,曾十余次参与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原国土资源部重大问题调研及相关政策研究,参与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文件有关土地政策问题背景报告的起草,参与《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纲要(2006~2020年)》编制、地方4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编制等专项任务,牵头《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编制技术组相关工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依托河海大学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建设的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工程领域参评的43个实验室中,以排名第二的成绩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这也是实验室继2013年获评优秀后再次取得优异成绩。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建设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核心智库和引领全球水问题研究的国际一流研究基地为目标,融合了河海大学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在水资源演变机理与高效利用、流域水文过程及防灾减灾、河流水沙动力学与水生态保护、河口海岸综合治理与保护、水工程安全与灾变控制等方向相关优势学科力量,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关键技术创新。评估期内,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与重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国际合作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在内的一大批科研项目。通过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创新,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解决了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过程响应、水资源时空格局变化及水资源安全调控、洪旱灾害预报预警与防治、水生态文明建设、河口治理与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河海大学申报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获批,将从今年9月开始招生,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增设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符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社会对海洋资源开发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遵循我校“以水为特色”、“由河向海延伸”的发展方略。该专业将以海岸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保护为特色,聚焦于海岸带及近海海域的空间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规划管理、海域生态修复等,拓宽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符合学校的学科发展需求,将进一步促进我校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等优势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符合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需求,顺应当前社会对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契合学校本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方向。该专业将结合水利部提出的“智慧水利”规划,利用学校现有的专业基础和学科优势,建设具有“水特色”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近年来,河海大学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凸显办学特色,提前谋划,主动作为,通过加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思想,3月25日-26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卫亚带队赴石泉推进对接定点帮扶工作。在与石泉县对口帮扶工作对接会上,徐卫亚副校长表示,河海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对石泉县的定点帮扶工作,2019年将围绕石泉县整县脱贫摘帽,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注重勤调研、精施策、实帮扶,切实发挥河海大学人才、科技等方面资源优势,与石泉县共同聚焦帮扶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助力石泉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石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仁康介绍了石泉县脱贫攻坚情况及2019年工作重点,并对河海大学长期以来在人才、教育、科技、资金等方面给予的大力帮助表示衷心感谢。石泉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教体科技局、县水利局等部门也就相关工作和帮扶需求做了对接。在河海大学2019级石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班开班仪式上,徐卫亚副校长指出,石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班是我校贯彻落实“全国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落实与陕西石泉全面合作共同携手脱贫攻坚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面向艰苦行业推荐考核择优入学改革项目的具体举措,希望学员们增强使命感,利用好这次学习
    日前,在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期间,我校青年志愿者开展了以“水净生活美境江苏”为主题的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宣传节水爱水护水意识,普及水环境知识,深化公众的水环保理念,彰显青年志愿风采、突出学校水利特色。“水环保立体主题展进学校”走进了南京市新城小学、南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小学部,给小学生带来了一场趣味横生的水知识科普讲堂与神奇的水环保体验之旅。同时,还面向在校教师子女于校本部开展了一次专场活动。“河睦·亲子行”带领六十余组家庭在东水关遗址公园开展节水、爱水、护水的亲子活动。“中国水周”期间,我校志愿者共开展各类水环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5次,累计覆盖人数达300余人次,效果显著,反响热烈,活动受到了南京教育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专题报道,扬子晚报等媒体也对我校开展的“水净生活美境江苏”活动进行了大力的报道。(文/徐欣宁图/青年志愿者协会)
    当地时间3月25日-26日,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分会举办的2019年美国全美大学生岩土工程挡土墙赛(TheGeo-InstituteoftheAmericanSocietyofCivilEngineersof2019NationalGeoWallCompetiton)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会议中心举行。我校由沈扬、高磊老师指导,土木与交通学院2016级土木专业本科生王天鹏、杨佳汇、孙建国、徐中权、刘新宇同学组成的河海大学代表队首次参赛并获得亚军,取得中国高校在此赛事上获奖的历史性突破。本次比赛首先对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9个分区高校学生分会队提交的比赛计算书进行遴选,选拔出前16名队伍进入决赛,在现场进行纸制挡土墙的制作和加载测试。河海大学作为唯一入选决赛的国外高校,与包括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15所美国高校同场角逐。此外,该项赛事也是2019年美国岩土工程学术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赛事交流,有效增强了我校与美国各大高校等学术团体间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扩大了河海大学的土木及相关专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陈明明)
    力学与材料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依托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特色专业探索双引擎全程化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以第一课堂为第一引擎,夯实专业理论知识,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第二课堂为第二引擎,培养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生为本,树立“统合育人”理念。双引擎全程化培养模式加强了教学工作与教育管理工作的联动,定期召开教育教学例会,分析研讨第一课堂出现的问题,并落实具体解决措施和方案,同时也加强了辅导员与班导师、专业教师的配合,开展力材学堂,将学生第一课堂遇到的知识难点通过力材学堂中的专家名师讲解得到有效解决,并设置一些创新题目和实践项目,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衔接,充分实现学生学习与发展空间的拓展,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动手动脑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好整体规划,构筑“大”教育系统。学院通过实现全员育人形成教育合力,辅导员队伍加强理论学习,定期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共计100余次,并开设创新创业公选课,为全院学生讲解创新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