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近日揭晓,在理学院丁根宏、柳庆新、袁永生、杨建斌、王启明等教师团队的精心组织与辅导下,我校共有29组参赛队伍获奖,其中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8项。同时,2018年“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也于近日揭晓。在理学院丁根宏、柳庆新、张学莹、周忠国、王启明等教师团队的精心组织与辅导下,我校37个参赛队伍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3项,陈纯、葛洪浩、马德贤小队获得E题全国第一名并参加“最佳数模报告奖”答辩。学校同时获优秀组织奖。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相关部门和学院通力协同合作,通过合理安排、绩效奖励等方式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精心选拔有指导经验的优秀教师和成绩突出的优秀学子开展赛前辅导,同时在竞赛经费、教学安排、竞赛场地等方面为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为学生在学科竞赛中保持良好状态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蝶)
    12月14日,河海大学举行“青马工程”劳动实践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出席启动仪式。郭继超副书记指出,“青马工程”是学校骨干培养的重要阵地,我校“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养计划至今已实施9年,不断改进培养方案,加大培养力度,引导青年师生既要学习理论,又要投身实践。劳动教育是响应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坚持实践,完善体系,研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探索形成具有可持续、可示范意义的典型做法,形成“我以劳动为荣”的良好风尚,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农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毓陵、校团委书记陈伟刚、“青马工程”学员代表共同为园地揭牌,“青马工程”劳动教育实践园地正式投入使用。劳动教育指导员于晓飞、第九期“青马工程”学员代表邓仁轩作表态发言。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与“青马工程”学员一同进行了劳动教育第一课。实践园地后期建设将对青马学员进行分组,明确负责地块,落实“责任田”制,增强学员们的劳动责任感。学校将以本次劳动实践为契机,加强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引导青马学员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享受乐趣、增强
    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河海大学师生热切关注大会的召开,通过电视、网络等多途径收看、收听大会报道,并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40年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校党委书记唐洪武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中国奇迹”,实现的三个“伟大飞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和勇气,实实在在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这40年,同样是中国高等教育由弱变强的历史性阶段,党和国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等教育实现了规模和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在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立德树人,聚力特色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而砥砺奋进,引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逐梦新航程。校党委副
    12月18日,河海大学举行几内亚苏阿皮蒂水利枢纽项目业主人员培训班结业典礼。几内亚驻华使馆经济参赞卡巴•依帕依马•索利,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陈晓梅,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定明,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CWE)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丽,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四川宝珠寺水力发电厂总经理张德智,四川省岷源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乐成军,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副校长徐卫亚出席了结业典礼。结业典礼由徐卫亚副校长主持。徐辉校长代表学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水利特色和学科优势,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发展战略,搭建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贡献河海力量。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培训,专门组建项目团队,精心设计培训计划和课程体系,选派优秀教师任课。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员们都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希望学员回国后能够将所学先进的水电专业知识积极服务几内亚的水电事业和经济建设,并作为中几之间合作与交流的使者,为深化中几友谊而努力。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丽感谢河海大学为此次培训所作的各项工作,使得学员们能够学有所成圆满结业。她表示,本次培训交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大批本土化专门人才。近年来,河海大学充分发挥水利学科特色优势,紧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政府部门、“走出去”企业等密切合作,聚力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在国际人才联合培养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为服务中国水电“走出去”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为进一步推进用人单位、高校、实习单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中开展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合作,12月18日,学校召开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校企合作座谈会。河海大学校长徐辉详细介绍了学校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对外教育合作交流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包括:拓展学校海外办学点,推动人才本土化培养;服务企业国际化战略,加强人才定制化培养;创新留学生培养方式,拓展国际化交流渠道等。他表示学校将持续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携手中国“走出去”企业,将“中国标准”推向国际,为我国产业的国际布局贡献河海力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定明代表三峡集团感谢河海大学多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他指出三峡集团要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清洁能源集团,需要强有力的国际化人才支撑,希望双方能依托
    12月16日,我校举行2018年“博论天下”全国研究生水科学论坛,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董增川出席活动并作题为“现代水利科学的前沿问题”的论坛主题报告。报告从中华民族的治水传统切入,以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为主线,阐述了我国水利学科的形成过程,分析了水利学科发展面临复杂的水问题和水利发展的新要求所表现出新的特点。本次论坛以“人水共和谐,助力新时代”为主题,设水文水资源与地球科学、数值模拟与信息科学、水安全与水环境等5个分论坛,以服务研究生成长成才为宗旨,聚焦水科学,凝聚创新力量,浓郁校园科研学术氛围,为全国水科学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搭建一个深层次、宽范围、多领域的交流平台,并凝聚一批能在未来持续聚焦、解决新时期水利新问题的青年学生。本次论坛收到来自全国水利学科相关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投稿120篇,吸引了包括来自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在内的51名研究生现场参与并做专题报告,300余名专家、学者和硕、博士研究生就前沿工程技术、水生态环境、河(湖)长制等多个水科学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陈智)
    12月15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研讨会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与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出席研讨会并致辞。郭继超副书记介绍了学校发展概况和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情况。他指出,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只有深入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才能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希望与会代表和单位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学术交流、推动务实合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做出新的贡献。会上,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文教授,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袁健红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金华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伯平教授应邀作主旨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副主编杨万东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张衔教授、云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蒋红教授、河海大学图书馆馆长余达淮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乔晓楠副教授、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韩振燕教授、宁波财经
    12月16日,河海大学举行第十六届研究生科技文化艺术节(金水节)闭幕式,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江苏省学生联合会驻会主席刘东鑫,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学院负责人,以及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30所高校的研究生会代表出席活动。郭继超副书记对“金水节”的闭幕表示祝贺,并从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角度对“金水节”在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广大研究生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学校一流人才培养大格局,树立更高更远的目标,培养支撑自身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校全面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贡献青春力量。本届“金水节”以“创新启迪智慧科技承载梦想”为主题,历时3个多月,开展了包括院士专家报告会、“学海争峰”学术年会、“职来职往”校园招聘大赛、研究生学术道德文艺汇演大赛在内的35项科技学术和文化艺术活动,以锐意进取的活动理念、别出心裁的活动创意、多姿多彩的活动形式促进了科研学术和文化艺术的交流、融通。经过十五年的发展,“金水节”已逐渐成为河海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在引导广大研究生树立优良学风、崇尚科学技术、潜心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
    近日,在2018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我校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周燕老师获法语组亚军,陈思宇老师荣获法语组一等奖。近年来,学校努力为专业教师搭建平台,创造发展机会,并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技能大赛以增强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在加强英语专业师资建设的同时,还给予新设立的法语专业充分关注,大力支持青年教师通过读博深造、参加竞赛、教学改革等方式提升个人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取得了丰硕成果,周燕老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日常教学中,她将理论积累与课堂实践创新相结合,努力钻研“产出导向法”并获批“江苏省社科联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项目,同时还担任法语国际考试DELF/DALF口语考官,以及魁北克移民等级考试TEFAQ囗试考官,为她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教学一线多语种教师的大型公益赛事,涵盖法语、日语、俄语、韩语、德语、大学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七个语种八个组别。(祁沁雯)
    近日,教育部发布2018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我校牵头组建的“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为教育部首批认定的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由河海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依托水利工程学科开展了长达六年多的建设运行。中心于2012年5月正式组建;2013年4月,被认定为首批“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在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中进入答辩;2016年,在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估中获得A等,进入二期建设;2018年,在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中,以江苏省内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推荐至教育部。中心持续有效地开展建设运行工作,为其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力、实干、实效的“三实”原则指导下,中心经过六年多的建设、总结、改进、提升,汇聚了国内外一流水安全与水科学杰出人才,成为杰出人才和团队培养高地;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31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8项,省部级科研奖励32项;成果应用于我国江河水资源利用、防洪和工程风险防治,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