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2023“青年与海”全国大学生滨海运动嘉年华之中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于10月8日至13日在浙江宁波象山举行。河海大学帆船代表队在J80帆船项目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河海大学帆船代表队由河海大学与南京风之曲帆船俱乐部共同组建,船队成员分别是:陈昕然、王冠宇、张馨月、周宇、生国钰。其中,担任本次团队船长兼舵手的陈昕然从小学习帆船,有着在各项国际国内帆船赛中登上冠军领奖台的骄人履历,其余成员均是新人。在备赛阶段,团队制定详细训练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备战。在决赛阶段,河海大学帆船队首次尝试使用球帆,凭借团队合作与拼搏精神,连续突破自我,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据悉,本届中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以亚运会为契机,参赛的16支队伍经过抽签分为A、B两组,各组预赛前4名进入决赛,赛程长、赛制紧的特点十分考验运动员的耐力和教练员的应变能力。帆船运动本身具有海洋属性、团队属性和创新属性,河海大学帆船队初次参加全国性赛事,就展现出了直面风浪、敢于冒险、不怕挫折的精神,也体现了河海大学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校园文化。(体育系)
    浓浓母校情,殷殷学子心。2023年校庆月,学校举行校友返校系列活动。今年的主题是“星辰大海·再遇河海”,各学院通过组织秩年校友返校、校友讲堂、校友座谈、校园参观、校友产学研合作、校友捐赠等活动,喜迎学校建校108周年,一批批阔别已久的校友重回学校,欣赏金秋校园美丽风光、汇报校友成就,交流学校发展变化,游子载誉归来成为了河海校园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在校友座谈会上,学校各级领导、老师们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欢迎,并介绍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的进展以及校友相关专业的发展、学生实习、就业等情况,希望校友们继续发扬母校优良传统,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争做校友联络员,母校宣传员,助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校友们也纷纷回顾在河海读书的美好时光,分享成长感悟,并表示,母校的求学生涯终身受益,欣喜母校的发展与变化,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与母校沟通交流,主动融入,积极服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校友力量与智慧。久别重逢,回首芳华。校园是校友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太多青春记忆与无限美好。校友们重返校园,图书馆、校史馆、教学楼……每一处场景都写满昨天的故事与今天的期望,校友们与师弟师妹们跨时空交流,
    10月9日上午,我校召开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跟踪检查工作进点会。检查组组长、东南大学任卫时处长及检查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校长杨桂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孟新主持。杨桂山从切实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多措并举督促整改、分类施策完善内部治理等方面详细汇报我校审计整改工作的情况,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教育部审计整改工作,已对本次审计所揭示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优化流程等举措,防范风险,举一反三,欢迎教育部检查组提出宝贵意见,全面提高学校依法治校和科学化管理水平。任卫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通过本次检查,协助督促学校进一步解决问题、强化审计整改责任,促进被审计单位优化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坚持问题整改的规范化标准,从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视角判断是否完成审计整改。三是明确本次整改检查的范围和方式方法以及检查组的工作纪律,希望学校以此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孟新进行总结并表示,认真听取检查组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诚恳的态度,积极配合,协同
    10月10日,石河子大学校长代斌一行到我校调研新校区建设工作。河海大学副校长陆国宾,校长助理、常州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语明等出席调研活动。陆国宾对代斌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总体情况和常州新校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学校相关部门从新校区建设背景与历程、新校区概况与布局、校园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管理、新校区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向代斌一行进行了系统介绍。代斌在交流中说,此次调研旨在学习河海大学新校区规划建设运行中,在校地合作、学科布局、校园规划和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河海大学在新校区规划建设、运行中的先进理念和成熟模式,对于石河子大学新校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会谈前,代斌一行参观了新校区。(王向菊)
    近日,信息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分布式计算与系统研究所在非易失性内存文件系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设计实现了一种新型非易失性内存文件系统FlatFS+。FlatFS+在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层面充分挖掘非易失性内存硬件的潜在优势,提升了文件元数据的性能。非易失性内存作为下一代信息存储的核心技术,既具有类似 DRAM 内存的性能与硬件特征,如纳秒级别的访问延迟、高内存带宽(10GB/s)、支持内存控制器字节寻址,又具备类似于硬盘所支持的数据持久性存储,其优异的硬件特性为构建面向海量化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高性能文件系统提供了新的机遇,已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存储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传统基于目录树的文件系统命名空间架构在高速持久性内存设备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的性能问题:(1)高软件延迟的文件路径行走;(2)低效递归的命名空间目录树遍历。这两个问题严重制约了文件元数据操作在高速非易失性内存设备上的性能。图 1. 非易失性内存和FlatFS+文件系统架构论文工作聚焦上述两个关键问题,充分结合非易失性内存字节寻址、低延迟、高带宽的设备特性,以软硬件适配为技术途径,首次将平坦式命名空间引入到高性
    9月28日,江苏省流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授牌仪式在我校举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孙轶,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纪委书记唐晓虎,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河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所长郑大俊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陈先红教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教授,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利部水利风景区专家库成员王凯教授,以及水利部、省外事办公室、河海大学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唐洪武在致辞中表示,河海大学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学校在流域文化传播上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厚积淀。上世纪90年代,学校建设了新闻与传播学学科,在水环境、水科技、水文化传播和水利舆情监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和创新性突破,为流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丰富了载体和力量。此次学校建立流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是学校把握发展机遇,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着眼水安全、水文化战略全局,统筹流域研究力量,丰富流域治理与文化研究,讲好流域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河海力量的创新举措。孙
    近日,缅甸海事大学副校长Sanda Naing教授一行访问河海大学,郑金海副校长接待了来宾。郑金海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在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表示,缅甸作为湄公河沿线重要国家,希望能够加深双方在水资源、环境、能源、农业教育等领域内的交流,建立更广泛的学术资源共享合作平台,打造“澜湄教育命运共同体”。Sanda表示,作为河海大学毕业生,对母校有着天然的亲近,并且感谢母校为缅甸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希望河海大学能够支持双方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提升湄公河国家水治理能力提供更多智力和科技支撑。座谈中,双方就线上课程资源共享、学位联授项目等达成合作意向。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和教师一同参加座谈。(沈鹤林)
    9月26日,由河海大学、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江苏省地质局、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海岸侵蚀防护与生态修复”专题研讨会在盐城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伊恩·汤恩德、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副司长褚骏、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陈小卉等百余位嘉宾参加了专题研讨会。陈小卉在致辞中指出,全球变化背景下,海岸侵蚀问题愈发严重,威胁着国土安全、海岸工程设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多方面,对沿海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挑战,希望本次专题研讨会产出丰硕的专业成果,为海岸带可持续管理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研讨会上,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蔡锋所长围绕“基于云模型理论的中国海岸侵蚀脆弱性评价”,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研究中心陈炜博士围绕“河口系统修复的水动力-地貌-生态耦合模拟”,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季永兴总工程师围绕“长江口北支上段生态基底演变与保护效果”,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哈维尔·桑切斯博士围绕“三角洲修复的水动力-地貌-生态耦合模拟”,河海大学周曾教授围绕“江苏海岸侵蚀现状与生态防护技术”,以及英国皇家工程院伊恩·
    近日,第二届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和“十佳研究生团队”揭晓,我校能源与电气学院博士研究生普月获“十佳研究生”荣誉称号,马克思主义学院“小河马”理论宣讲实践团获“十佳研究生团队”提名奖。普月同学以“电力科研反哺、服务乡村振兴”为初心,连续9年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在8省、19市、5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累积近200次,为当地中小学20多个班级、近千名学生讲授10余门课程,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特等奖、河海大学党员标兵等30余项荣誉表彰,优秀事迹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20余次。马克思主义学院“小河马”理论宣讲实践团自2015年9月成立以来,从甘肃黄河滩、三峡移民村、淮河入江口到南京燕子矶,从校园到社区,从企业到乡村,足迹遍布全国15省23市,累计宣讲500余场次,累积志愿服务时长超过8500小时,累计行程万余公里,受众达30000余人次。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长期组织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养成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挺膺担当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俞晨)
    9月25日-28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年江苏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决赛在宿迁举行。河海大学获特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特等奖数、获奖总数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本次比赛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分别开展专职团干部专项赛、兼挂职团干部和青年教师专项赛、思政课教师专项赛和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在专职团干部专项赛中,校团委副书记房阔老师获得特等奖,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闫蕴琦老师获得二等奖。在兼挂职团干部和青年教师专项赛中,能源与电气学院董文伟老师获得二等奖,机电工程学院刘得存老师获得三等奖。在思政课教师专项赛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广越老师获得二等奖、何瑶老师获得三等奖。在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中,商学院2021级本科生邝素娴同学、法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曾幸婷同学获得特等奖,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冯晨同学获得二等奖,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田梦婷同学获得三等奖。本次比赛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聚焦主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