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7月5日至7日,河海大学在常州新校区召开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暨2023年暑期校领导班子务虚会,充分运用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的成果,就新校区启用相关工作、优化学科布局与机构设置、优化队伍建设机制、提升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事业发展保障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研讨。校党委书记唐洪武院士、校长杨桂山分别主持会议,全体校领导、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出席会议。唐洪武指出,大兴调查研究是本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也是学校立足常州新校区启用的新起点,融入教育强国战略谋划,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的战略契机。他表示,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校领导班子积极谋划服务高质量发展,围绕学校面临的内外需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内部治理等方面的优势短板、机遇挑战和改革方向,坚持深学习与实调研相结合、补短板与谋发展相结合、沉下去与走出去相结合、调有据与研有方相结合,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他要求,要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形成若干对策和举措,固化到学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真正解决一些国家所期、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师生所盼的真问题,达到学在深
    7月6日,河海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常州新校区举行集体学习,专题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学习并讲话。党委宣传部就此专题做了导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了学习。唐洪武围绕学习主题交流了学习感想和体会。他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出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最强音,为我们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行动指南。要深刻理解“五个突出”“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尤其“第二个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要深刻把握高校在文化强国中的使命责任,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创新等方面的优势,答好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发展的河海答卷。要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在以文化人提升育人质量、守正创新打造特色优势、拓展校园文化平台载体、传播江河治理的中国方案等方面下功夫,赓续河海百年文脉,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江河战略”和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服务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校长杨桂山就习近平
    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在校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与建设,其中载体建设进展喜人,目前研究院大楼全面封顶,主体工程完成验收,平康路实验基地已顺利投入使用。苏州研究院载体总占地面积约117亩,其中研究院大楼占地47.7亩,建于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宣公路东、黄蠡路南,设有科研中心、教学中心、转化中心和产业中心四栋建筑。研究院大楼于2022年4月开工建设,克服疫情等困难,争分夺秒抓进度,已于今年5月全面封顶,现今主体工程完成验收。此外,苏州研究院师生公寓和运动场地等配套设施的前期设计工作已完成,近期即将启动建设。为助力创新团队的科研实验,苏州研究院与苏州相高新国有资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位于平康路7号的厂房改造成“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平康路实验基地”,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经过设计、整修、建设等工序,平康路实验基地用时一个多月即全面完成改造。废弃土资源化利用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双碳技术研究所、水信息智能感知及孪生研究所和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所等5家研究所的实验装备正陆续进驻,实验基地实际投入使用。苏州研究院将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致力于通过“助一流学科、育一
    纪念钱正英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4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座谈会,并在会前会见了钱正英同志亲属。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主持座谈会并讲话,以下为讲话全文: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钱正英同志诞辰100周年,缅怀她的生平业绩,学习她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追思她为党为国的高尚情怀和始终不渝的理想追求。刚才,全国政协办公厅、水利部、中国工程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发言,追忆了钱正英同志光辉的一生,表达了诚挚的怀念之情。钱正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水利和电力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正英同志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忠于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积极贡献。钱正英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为实现民族振兴不懈奋斗。在青少年时代,面对国家生死存亡的深重危机,16岁的钱正英同志满怀科学救国的梦想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土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纪念钱正英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4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座谈会,并在会前会见了钱正英同志亲属。钱正英同志是我国水利和电力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主持座谈会并讲话,缅怀了钱正英同志光辉的一生,强调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钱正英同志一生对党赤胆忠心的政治品格,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出席座谈会。
    7月4日是钱正英院士诞辰100周年,河海大学以“钱正英的水利人生”为主题举办图片展,并在西康路校区举行开展仪式。钱正英院士1923年7月4日出生,是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的首任院长。本次图片展同时在西康路校区宣传栏、江宁校区图书馆展出。展陈内容主要分为“清芬世守跃跃女儿志”“擘画水利行正天地间”“心怀百川殷殷河海情”“落英江河浩浩家国怀”四个部分,分别从求学成长、水利事业、关怀河海和清芬家风等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示了钱正英院士的水利人生。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陈,再现钱正英院士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也激励河海学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史馆、档案馆)
    7月3日,我校举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学科研讨暨水土保持学院成立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春宏,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副主任乔殿新,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喻君杰,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志强,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理事长、南昌工程学院原党委书记金志农,南京林业大学原副校长张金池以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省水利厅等政府部门、兄弟院校、相关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领导出席大会。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校长杨桂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以及学校有关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校常务副校长李俊杰主持大会。唐洪武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水土保系统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面对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对科技和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成立河海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既是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前瞻布局,也是心系“校之要者”,统筹传统优势学科资源与基础,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转型
    近日,省委教育工委公布江苏高校2021—2022年度党建工作创新奖和2022年度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评选结果,我校获得党建工作创新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以及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2项。我校地学院党委以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建设为切入口,探索构建以育人为导向的新型党建工作机制方法,构建非书院制多元学生社区治理新体系,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开展联学共建,拓展社会资源,聚合育人力量,着力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实现党建育人与学生社区治理双提升,荣获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一等奖;机关党委系统提出高校机关党建工作体系的结构及主要内容,在找准工作定位、组织理论学习、制定议事规则、加强作风建设、推动融合发展、构建“双创”体系、实施积分制评价等多方面积极进行创新实践,荣获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三等奖。水文院博士研究生第四党支部“争当青年创新先锋,共筑治水报国之梦”和公管院公共管理学党支部“沉浸乡土中国,助力乡村振兴”2项活动获全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据悉,今年全省共有178项党建工作创新和189项主题党日活动参评。其中党建创新奖每2年评选1次,每次约10项工作获评一等奖。我校已连续三次获得该表彰。近年来,学
    7月1日,我校举行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出席活动并讲话。郭继超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将“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人才培养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支持和鼓励广大同学深入社会、基层、群众和生产生活一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他希望全体实践师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根基;要勇立时代潮头、担当青春使命;要锻炼过硬本领、坚持守正创新;更要强化安全保障、守牢风险底线。出征仪式上,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和指导教师代表分别发言,2022年度江苏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代表作经验分享。与会领导共同为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15个实践方向的团队代表授旗。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设置理论宣讲、发展成就观察、国家水网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15个方向,组建了250支校级实践团队、1000余支院级团队,共覆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10000余人。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学部)党委分管共青团工作书记、副书记和团委书记,各校级团队指导教师和队员代表参加活动。(校团委)
    6月28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发布历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我校申请首次认证的物联网工程、环境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名列其中,并获得6年有效期(2023年1月至2028年12月)。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标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落实《河海大学专业认证工作方案》。截止目前,我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共16个,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的专业共2个(不含土木工程专业),通过认证(评估)的专业总数为18个,有效推动了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的持续提升,也为迎接教育部新一轮审核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321所普通高等学校2385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邓超)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