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读书者,正青春。4月22日,世界读书日前夕,河海大学启动2023年“读书月”活动,本次活动以“书香河海•传诵经典”为主题。副校长许峰、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江宁分公司副总经理朱玉芬、文化共建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31121部队指导员汪瀚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学校相关学院和部门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许峰在致辞中希望青年学子们要做到终身学习,要在广泛全面的阅读中,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他强调要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全面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许峰宣布河海大学2023年“读书月”活动开幕,并为河海大学2022年“十大读书之星”颁奖。青春正是读书时,“读书”,读的不只是书,在与书籍和文化经典的“邂逅”中,与知识和贤者对话,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在本次“读书月”活动中,学校特别开辟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专区,举办图书馆馆藏经典教材展和“你选书,我买单”图书荐购暨线下书展等。除此以外,还邀请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兆群大师进校园,举办“金坛刻纸”精品展,引
    4月21日上午,河海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直属高校主题教育开展的具体要求,对学校主题教育各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校党委书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唐洪武作动员讲话。教育部主题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组长甘晖作指导讲话。教育部主题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副组长任利剑和指导组成员参加会议。校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杨桂山主持会议。唐洪武指出,开展主题教育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高等教育使命任务、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要深刻领会主题教育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接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淬炼洗礼。要把“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各环节,始终坚持聚焦根本任务来谋划、围绕具体目标任务来推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着力推动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
    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在粮食和水安全问题上面临严峻挑战,非洲、亚洲、拉美、小岛屿以及北极等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更加严重。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4月19日至21日在法国总部召开了气候风险、脆弱性和复原力建设国际会议(Climate Risk,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Buildin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主席、河海大学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余钟波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作大会主旨发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致开幕辞。余钟波在题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政府间水文计划第九阶段战略计划(IHP-IX,2022-2029)对气候变化风险管理贡献”的主旨发言中指出,气候风险管理需要采取集体和适应性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水安全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气候风险知情决策分析(Climate Risk Informed Decision Analysis, CRIDA)方法,自下而上识别与水文气候事件相关的水安全风险,有效支持成员国建立有弹性的水治理体系和水安全社会。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资源大家庭的共同努力,从水科学、水教育、水
    4月20日,教育部人事司在河海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杨桂山同志任河海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徐辉同志不再担任河海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司长何光彩、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季振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徐子敏出席会议。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近期退出校领导班子的老同志,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正职干部,教授和其他教职工代表参加会议。杨桂山同志简历杨桂山,1965年8月出生,研究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4月19日,我校召开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第十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来自23个代表团的二百余位代表委员参加了会议。徐辉校长向大会作《守正创新担使命 开拓进取启新程》的学校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2022年学校工作情况,提出了2023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思路,明确了十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他指出,2023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一流学科引领作用,建设高水平学科体系;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打造高素质创新型师资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全面提升服务行业社会发展能力;健全河海精神文化体系,营造一流大学建设发展环境;坚持开放办学,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和谐美丽校园,打造一流管理服务和支撑保障体系;深化综合改革,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会议
    4月18日,新疆农业大学党委书记谢树青一行来河海大学开展调研交流。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英宁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陆国宾主持。唐洪武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对口援疆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农业大学是学校的重要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河海大学与新疆农业大学同样拥有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强劲的科教实力,承载着共同的责任使命,希望两校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资源共享,强化务实合作,在学科建设、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搭建平台、协同创新,切实拓展合作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携手共进、共谱新篇,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人才而共同努力,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征程上再创佳绩。谢树青对河海大学多年来给予新疆农业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河海大学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在一百多年发展中,为国家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作出了卓越贡献,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援疆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新疆农业大学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贡献了重要力量。希望河海大学继续
    日前,共青团江苏省委印发《关于2022年度全省共青团工作综合评估结果的通报》,河海大学团委获评2022年度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校团委书记朱乔同志获评2022年度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工作者。2022年,校团委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团组织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特别是人才培养工作,深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河海青年全面发展,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江苏青年五四奖章1人,江苏省“两红两优”表彰6项。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全国进步显著奖(排名第一),再次进入“挑战杯”联合发起高校序列。获第八届“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1项、银奖2项,实现金奖零的突破。连续第九年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获江苏高校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5门课程入选信仰公开课省级示范课,2门课程入选江苏省高校美育大讲堂优课。学生会组织改革成果被全国学联纳入优秀工作案例,学生社团建设管理成果入选江苏高校共青团工作典型案例。(校团委)
    4月17日,由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长江大讲堂”之双碳目标二连讲系列讲座在我校举行,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共同围绕“双碳”目标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报告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主持。张建云在主持词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是一场深刻的、循序渐进的、涉及全社会的系统性变革。杜祥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俄联邦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应用核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今年已是85岁高龄,依旧坚守科研一线,是当今中国气候变化、能源战略和可持续性发展领域的重要智囊。他在题为《关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路径的思考》的报告中深入分析、阐述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八大战略”和“八个抓手”,指出必须以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实现双谈目标。他所提出的建议对国家能源战略、社会发展和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刘燕华是科技部原副部长、原国务院参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河海大学申报的安全工程、智能建造2个本科新专业获批,同期获批的还有法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3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至此,我校本科专业总数达73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共5个,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安全工程专业深入贯彻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安全、实用”发展总要求,立足新时代安全行业升级的总趋势,充分运用安全管理学、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安全行为学等专业知识,强化水利工程与安全工程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涵盖工程安全建设和安全运维,具备从事水利、土木、交通、地质等领域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检测、监控、评价与管理等工作能力和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提高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和保障能力提供人才支撑。设立安全工程专业,是我校贯通水利安全工程人才培养链条,助力国家以水利为主要特色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事业的重要成果。智能建造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建筑业升级转型,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发展而成的新工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可持续发展理念、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江苏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评审结果,我校推荐申报的土木工程、测绘工程、机械工程三个专业全部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名单。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立项建设工作,是江苏省教育厅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新工科,提高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对标建设目标任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学校工程教育教学组织模式创新,不断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工程教育质保障新体系,为提升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水平、加快建设工程教育强国贡献河海力量。(孙鑫)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