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近日,我校党委书记唐洪武院士应邀率团访问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对我校代表团的到访表示欢迎。他介绍了澳门科技大学发展近况,对两校的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感谢河海大学长期以来对两校合作的大力支持。唐洪武结合两校合作基础交流了进一步合作意向,提出以发展优质科研、持续推进学科创新为宗旨,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两校合作共建新局面的愿景。双方在友好交流中达成共识,签署了两校高水平合作框架协议,助力教师互访和学术交流,建立学生长短期交流访学机制,搭建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着力成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标杆。随后,代表团与澳科大副校长庞川、国际学院院长张洪明和人力资源处处长郭美芝深入探讨了两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及科研平台共建等事宜。访问期间,唐洪武还出席了澳门科技大学首届“海岸带环境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交流论坛”并作主旨报告。相关学院和部门的负责同志随团出访。(李丹)
    近日,联合国禁核试条约组织法律外联司前司长李根信、禁化武组织秘书处外联司司长黎弘在我校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学术报告会暨工作座谈会。副校长陆国宾参加并主持了本次活动。报告会上,李根信从国际组织任职的重要意义、我国国际组织任职现状、国际组织分类和岗位要求以及国际组织公务员的个人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并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向参加活动的师生介绍了国际组织公务员的选拔、录用和工作情况。随后的工作座谈会上,陆国宾对李根信、黎弘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强调学校非常重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国际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学校国际合作、国际教育相关情况。李根信和黎弘结合学校水利特色提出建议,希望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科相关的国际组织人才,并与参会师生展开交流。相关部门和学院的负责同志以及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李丹)
    4月1日,中美知识产权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台湾铭传大学副校长王金龙参加座谈会并致辞。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的相关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郑金海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主要情况,并表示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创新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各方开展友好交流、深度合作对于实现知识产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具有重要意义。王金龙在致辞中表示,铭传大学和河海大学多年来持续开展友好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本次研讨会是针对知识产权相关难题提出应对策略的重要平台,希望与会师生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强化合作、收获启发。本次研讨会就当前知识产权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中美知识产权保护的比较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讨,旨在促进中美知识产权政策与司法审判领域的研究和交流,为“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献计献策。会议期间,河海大学法学院还与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签订了学术合作交流协议。(张容)
    3月31日,在《黄河保护法》即将施行之际,河海大学召开《黄河保护法》学习座谈会。师生围绕黄河流域统筹协调机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流域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数据共享、黄河文化的研究及保护传承和弘扬、流域治理中政府责任、水事纠纷的司法调解、权责碎片化防治等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黄河保护法》是继《长江保护法》颁行以后,又一部重要的江河流域保护的标志性法律。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法治成果,是我国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重大实践。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黄河保护法》所承载的生态文明思想,充分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认识了《黄河保护法》出台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表示要准确把握法律的主要内容,做好法治宣传工作,以法治力量守护母亲河。《黄河保护法》于2022年10月30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法学院)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入选名单”。我校推选的原创舞蹈作品《港珠澳大桥》入选2023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名单,共有来自全国21所高校的21件作品入选,我校推选作品为江苏省唯一入选作品。原创舞蹈《港珠澳大桥》以大国工匠建造大国工程的动人事迹为灵感,把写意的舞蹈语言与写实的造型设计相结合,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磅礴的原创音乐以及极具创新的舞美灯光生动再现了大桥建设者们从构思设计到攻克难关,最终顺利建成大桥的全过程。作品展现了新时代建设者不畏艰险的精神、开拓创新的勇气以及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奋进姿态,展示了河海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矢志治水兴邦的青春誓言。作品创作完成后,先后在多个舞台演出,覆盖观众万余人次,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展演甲组一等奖、优秀创作奖,创下学校历史最好成绩,并受邀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开幕式演出。长期以来,学校将美育工作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积极推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融合发展,持续加大公共艺术教育投入,不
    在日前揭晓的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以第一单位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共计16项成果奖,获奖总数较上届增长60%,获奖总数和质量创历史最高,获奖成果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决策咨询和社科普及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高度重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依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提前谋划部署,积极组织开展成果梳理、申报动员、预申报等工作,做好材料形式审查,并提供全方位申报服务。学校将以本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为契机,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大成果培育力度,强化精品意识,力争产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优秀成果。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规格最高的政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个人和集体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著作、论文、研究报告和普及成果,鼓励广大社科工作者
    3月28日,水利部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副主任张清勇一行来我校指导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郑在洲、江苏省水利厅节水办副主任杜芙蓉、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葛玲等陪同调研指导。副校长陆国宾、校长助理周语明,以及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张清勇肯定了我校节水工作,对我校在管理节水、技术节水、科研节水、教育节水中的积极举措表示赞赏。他希望,河海大学要继续充分发挥水利学科优势,巩固节水型高校建设成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做全国高校节水的“排头兵”,为节水事业贡献河海力量。座谈会上,还就学校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作了汇报。与会人员还就用水计划、农业节水、用水计量、节水宣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座谈会后,张清勇一行还参观了水利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详细听取了学校科研用水循环系统的情况。(李敏)
    3月28日,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黄兴胜一行来校调研。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蒋宏潮陪同调研,校长徐辉参加座谈会,副校长陆国宾主持会议。座谈会上,徐辉对黄兴胜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一直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指导表示感谢。他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进展及发展规划,并表示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切实发挥宣传教育工作在保证办学方向、统一思想共识、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黄兴胜对河海大学宣传教育活动及新闻舆论工作表示了肯定。他指出,面对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准确把握新时代宣传教育工作新要求,将宣传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立德树人中实现发展,在守正创新中提高质量,跟上时代、走进青年、服务师生,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协同发力,建构起更加完善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与制度体系,把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工作做实做细,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宣传中心、学校相关单位和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会后,黄兴胜一行还参观了校史馆、张闻天陈列馆。(张然)
    3月22日至24日,联合国2023年水和环境卫生行动十年(2018-2028)执行情况中期全面审查会议(简称联合国2023年水事会议)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主席、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余钟波教授受邀参加中国水利部高级别代表团赴美出席了本次会议。2023年联合国水事大会由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荷兰王国联合主办,主要日程包括开闭幕式、全体会议、互动对话会、边会等活动,会议成果将提交给2023年9月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大会互动对话会包括五个主题,分别为“水与健康”“水与可持续发展”“水与气候、韧性和环境”“水与合作”“水行动十年”。其中,“水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对话会由中国与欧盟共同主持,由中国水利部部长李国英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参会,积极履行互动对话会共同主席国职责,与各方共同寻找变革性措施,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水危机、推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河海大学全球变化与水循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参与主办了3月23日举行的边会“建立水与气候适应性世界的个人和组织能力发展行动计划”。余钟波在发言中提出,要使水资
    3月上旬,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托,先后对河海大学实验中心(简称“实验中心”)和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安全监测中心(简称“金结中心”)国家资质认定(CMA资质)复查换证开展现场评审。评审组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文件要求,通过理论考试、现场考察、见证试验、人员比对、报告验证、档案查阅、座谈考核等形式,先后对两个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管理体系文件运行的符合性和所申请参数的人、机、料、法、环等检测能力,进行了全面评审。对两个中心最高管理层、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质量监督员、样品管理员、仪器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及16名授权签字人分别进行了座谈考核,对80项检测参数和231人次检测人员进行了现场操作考核。通过现场检查和考核,评审组认为两个中心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具备所申请的五大类29小类412项参数的检测能力,同意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复查评审,报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至此,河海大学具备在岩土工程、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量测和机械电气五个方向为社会提供公正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