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近日,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海底管缆冲刷悬跨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海洋处处长王文涛提出,要落实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政策和项目管理主体责任,确保项目按期完成。会议成立了以华南理工大学程亮教授为组长的项目咨询专家组。河海大学青年教授隋倜倜作为项目负责人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重点阐述了项目技术路线、预期成果、海试方案和时间安排。随后,专家组围绕实施方案可行性展开质询,一致认为该项目目标明确、技术路线合理,实施方案总体可行,同意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并给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海底管缆冲刷悬跨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由河海大学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参与。项目以实现复杂海况下海底管缆“综合治”和冲刷悬跨“及时理”为目标,探究波流-管缆-海床耦合作用与管缆结构失效机制关键科学问题,突破海底管缆冲刷悬跨设计关键技术,研发海底管缆悬跨处理重要装备,为国家深海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程提供保障。
    2025年4月23日,第二十届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在苏州召开。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出席会议。郑金海表示,本次水利先进技术推介的开展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扎根水利行业主战场,深度融入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筑牢水利人才培养主阵地,打造水利科技创新策源地。作为学校在苏州产学研发展的重要窗口以及校地共建的“桥头堡”,苏州研究院全力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以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河海特色科创高地。未来,学校将在人才输出、技术供给、平台搭建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服务构建先进、实用的水利科技支撑体系贡献河海智慧。主旨报告环节,河海大学原副校长朱跃龙教授以“大模型技术及其水利应用”为题,阐述了大模型的发展历程与核心技术,并深入探讨了大模型技术在水利行业落地应用及其解决方案。推介会上,还设置了河海大学水利科技创新成果推介活动等技术交流专场。我校海洋技术装备自主研发、特种智能巡检机器人、河海自主可信AI—PLC、面向狭小作业空间的水下智能疏浚机器人研发等科技项目做了现场推介。现场还设置了河海大学水利科技成果展台,我校淤
    4月25日,由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长江大讲堂在我校开讲,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研究员,挪威工程院外籍院士、湖北省原副省长、武汉大学郭生练教授应邀作专题报告。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出席报告会,并为郑国光、郭生练颁发证书。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主持报告会。郑国光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题,系统阐述了我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背景、主要工作、核心成果及应用前景,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全面的科学支撑和实践引领。国务院于2020年起历时四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首次实现灾害风险“全要素调查、全链条评估、全区域覆盖”,建成“1+10+32”国家风险数据库,成果成功应用于重大活动保障、行业风险防控、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等领域。未来将持续深化成果应用,建立常态化普查机制,推动智能化技术研发,强化基层应急能力,完善数据共享,为防范灾害链风险、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效科学支撑,筑牢安全根基。郭生练以《梯级水库群运行水位优化设计与多目标联合调控》为题,深刻论述了梯级水库防洪库容联合设计与互补等效、运行期设计洪水计算、多目标联
    4月26日,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暨环境学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校党委书记杨桂山、校长郑金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超出席会议。杨桂山强调,校友会的成立和“超越致远基金”的启动都是环境学院以高质量发展支撑学校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要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急需,加快实现环境学科“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发展目标。希望广大校友以此为纽带,将行业经验反哺教学,将实践难题转化为科研成果,共同构建校友-母校发展共同体。郑金海表示,校友会的成立是回应时代命题的担当之举,也将成为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平台和传承河海基因的精神家园。环境学院作为“双一流”学科的重要支柱,始终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校友们要以守护绿水青山为共同理想,推动母校的科研优势与校友的实践探索深度互动,以校友会为桥梁,共同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会上,由王超院士出资并倡议发起的“超越致远生态环境科教基金”同步启动,杨桂山向王超颁发捐赠证书、鸣谢牌。王超深情回顾了环境学科发展的艰辛历程,分享了对环境学科发展的深刻见解。他鼓励青年学子要树立远大理想,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努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环境领域优秀
    4月26日,“百年风骨治水报国”——纪念左东启先生诞辰百年座谈会在河海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唐洪武,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出席座谈会。唐洪武在缅怀中说道,左东启先生的一生,是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一生,也是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一生。他不仅具有“水润万物”的奉献精神,还涵养了水的柔韧、公正、清廉、谦虚等高尚品德,他开创的“工程实践与理论创新并重”理念,至今指引着水利学科发展。斯人已去,此情长存。作为左先生的学生,要学习他“乐教爱生 德艺双馨”的师者风范,“启智润心 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为国为民 无私奉献”的水利情怀。郑金海表示,左东启先生的治校理念和实践经验是河海大学的宝贵财富。他以水利专家的严谨务实和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引领学校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把握方向、开拓进取,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主持的重大水利工程至今泽被后世,主编的《水工建筑物》等著作仍是学科经典。新时代河海人要以先生为范,在推进教育强国、实现水利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续写崭新篇章。交流发言阶段,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党委书记傅旭东教授、河海大学原校长姜弘道教授、河海大学原校长张长宽教授、河
    “站在学校发展史上的特殊坐标点上,他既是‘华东水利学院’最后一任院长,也是‘河海大学’首任校长。他在主持学校工作的年代里,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育人为本的执着追求,为母校从单科性学院发展成多科性综合型大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三峡工程首任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对学校一位校长的评价,他就是左东启。左东启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前瞻的教育理念和务实的管理风格,引领这所水利名校完成了历史性跨越,在治水与治校的双重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今天当我们漫步在河海大学校园里,看到那些投身水利事业的青春面孔,听到关于“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水利”等前沿问题的探讨,仍能感受到左东启教育理念的持久生命力。左东启1925年4月出生于江苏镇江,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1年至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水利工程学院深造,获科技学科副博士学位。这段兼具国内扎实基础和国外先进视野的学术经历,为他日后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奠定了基础。左东启1979年7月-1983年12月任华东水利学院副院长,1983年12月-1986年12月任华东水利学院院长、河海大学校长。
    4月23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在河南安阳红旗渠青年洞文化广场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活动并为“红旅”学子授旗。在“中国金课”主题分享“天河”章节,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生吕辉介绍了他所在的“探伤专家——水利工程智能缺陷检测设备领航者”学生创新团队开发出用于水利工程检测的“全地形自适应六足探伤机器人”。并与林州市副市长李蕾、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张买江共同讲述了红旗渠精神跨越60年的精神传承以及建设中凝聚着的创新与智慧。呼吁广大青年学生以创新为笔,以奋斗为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筑牢信仰根基,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贡献青春力量。此前,“探伤专家——水利工程智能缺陷检测设备领航者”学生创新团队斩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团队聚焦水工检测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开发出集检、运于一体的水利工程输水廊道缺陷检测系统,助力水利工程智能化实地检修。
    4月18日-20日,第十四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成立40周年“计算力学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南京召开。国际计算力学学会副主席、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庄茁,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旭,大会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大会主席、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夏军副主席、江苏省力学学会郭小明副理事长,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领导等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郑金海表示,计算力学是河海大学力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势方向,河海大学也是国内最早开展有限单元法研究、推广与普及工作的单位之一,为有限单元法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南方计算力学联络委员会的创立和发展壮大,凝聚着河海大学力学学科三代教师的心血。希望通过本次学术交流盛会,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计算力学的发展贡献力量。大会报告阶段,庄茁以“AI赋能CAE计算分析软件及应用”为题,介绍了传统CAE的挑战及其在AI时代的机遇,重点阐述了AI在CAD几何表征与大模型生成、CAE建模、材料本构建模、结构设计等方面的赋能应用。郭旭以“数智时代的智算CAE软件——思考与实践”为题,分享了数智时
    4月17日下午,河海大学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辅导报告会。校领导、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全体中层干部、教职工党员代表参加报告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主持会议。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廉政中心主任张桂珍教授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为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从“有何重要意义”“核心要义是什么”“如何深入贯彻”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刻解读了“党的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等重要论述。张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历史渊源、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分类列举常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表现,并结合具体案例讲解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政策及量纪尺度。深入剖析了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贯彻落实的着力点,从“核心学习内容”“组织实施要求”两个逻辑层面,“理论学习”“查摆问题”“整改落实”“责任体系”“方法指导”“作风纪律”六个落实层面,为全校党员、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有益参考。本次报告会
    近日,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举办的2025年美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中太平洋分区赛(2025 ASCE Mid-Pacific Student Symposium)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功举办。我校参赛团队在挡土墙比赛中成功卫冕,实现该项赛事“四连冠”。由刘鑫、丁国权、樊科伟老师指导,土木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蒋兆典、岳家乐、蔚萧、祝晨阳组成的挡土墙团队,面对模型需承受约23千克的垂直均布荷载和9千克水平荷载、设置横向PVC隧道管以影响土压力分布的比赛要求,通过持续计算分析土压力分布,优化挡土墙筋条布置方案,精进挡土墙建造工艺,面对砂箱修改、材料潮湿、天气恶劣等不利影响,以全场最轻筋条质量,出色完成三级加载斩获冠军。生动展现了河海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扩大了河海土木类学科专业在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