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11月16日,2024年度宝钢教育奖在四川揭晓。我校本科生严陈荣获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特等奖”。严陈,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累计学分绩点4.81,综合排名年级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严恺奖学金等10余项奖学金,获202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二等奖、2022年第十三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二等奖等7项国省级以上奖项;曾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篇、发明专利3项、实用型专利1项、软著6项。此外,河海大学还有10名师生获奖。其中,土木与交通学院孔纲强教授、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陈秉岩教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瑾教授、数学学院杨永富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徐伟、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强、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姜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王孝、商学院本科生王一鸣、大禹学院本科生万智琦荣获“宝钢优秀学生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于2005年5月获民政部批准成立。2024年,全国共有10名教师获得“优秀教师特等奖”,8名教师获得“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25名学生获得“优秀学生特等奖”。
    11月14日,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九虎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长郑金海主持会议并讲话。郑金海对李九虎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双方长期的合作情谊。他指出,河海大学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携手共建,助力国家能源强国建设,服务支撑地方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希望双方在校企联聘高层次人才、共建前沿课程体系、卓越工程师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及交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供需等方面深化高质量合作,共同创建校企合作与共融发展的新范式。李九虎对河海大学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作为校友,他感恩母校的培养,对学校的蓬勃发展感到自豪。他表示,希望双方推进资源优势互补,形成新型合作模式,共建实践就业基地、共同解决重大理论实践难题、联手培育硕博士工程师、联合打造工程师文化研究阵地,同心协力、共担使命、共促发展,为能源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河海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交流。
    11月11日,我校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新西兰专项)“基于自然的滨海湿地缓冲带构建与海岸带韧性提升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24YFE0103100)”项目启动会在我校召开。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科技参赞谷敏,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英国南安普顿大学Ian Townend院士,南京大学高抒教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Zhengbing Wang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秀珍教授,厦门大学陈鹭真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陈一宁研究员,河海大学原校长张长宽教授等专家领导出席会议。 陆国宾致欢迎辞时表示,作为牵头单位,学校将及时跟踪项目进展、做好组织工作,为国内外合作单位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为高水平完成项目预定目标创造良好条件。谷敏简要介绍了中国科技发展和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的情况,对项目的实施给出了宝贵建议,希望项目能进一步推动中新两国的科研合作和友谊。中方和新方项目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项目背景、总体思路、具体实施方案和新方项目组成员构成、研究区域情况、聚焦的科技问题以及细化的研究方案。专家围绕项目研究目标、具体研究内容、课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中新项目组
    11月10日,涉农水利相关专业产教融合工作研讨会在河海大学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出席会议并讲话。陆国宾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河海大学产教融合工作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产教融合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共同为推动我国涉农水利相关专业产教融合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李云开、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仰仁、南京水规院智慧水务分院BIM中心主任徐海峰、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洁分别作了题为“创建科教产教融合平台 培养农业院校水院卓越人才”“校企合作促进节水产业与人才培养双发展”“南水股份BIM技术应用及案例分享”“面向新农科发展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应用”的报告。与会代表就涉农水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东西”协同推进慕课西部行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主办,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
    11月12日,我校举办水文80级毕业40周年返校师生座谈会。校长郑金海参加座谈。郑金海对各位校友返校表示热烈欢迎,对校友们长期以来对母校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项目攻关,培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卓越人才,期望与校友们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诚邀各位校友在110周年校庆之际欢聚母校、共襄盛举。副校长沈扬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上的工作情况和取得成就,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教平台支撑等,整体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座谈会上,原校长张长宽回顾了任水文80级辅导员时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美好时光,原副校长董增川作为79级学长赞扬了校友们在各自领域中的杰出贡献,任课教师黄振平、李杰友回忆了当年在北教上专业课的情景。校友们纷纷表达了对母校和学院悉心栽培的感恩之情,为学校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感到振奋和自豪。本次返校活动中,近60名水文水资源学院1980级水文专业校友齐聚母校,参观常州校区,举行联欢活动,重温校园记忆,共同感悟并见证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11月11日,鼓楼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方靖一行来校开展校地合作专题调研,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山主持会议并讲话。鼓楼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郁健参加会议。杨桂山对方靖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感谢鼓楼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他指出,河海大学与鼓楼区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校区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校地融合,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河海大学将强化与鼓楼区的合作共建,在智慧水利、智慧水运、水科学、电力、环境等方面携手创新,构建更加广泛的科技、人才、教育共同融合的应用场景。希望鼓楼区能够继续支持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双方共同为校地融合发展谱写新的篇章。方靖感谢河海大学一直以来对鼓楼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他表示,鼓楼区将继续全力做好河海大学建设发展的服务保障工作,希望校地共同深化专家河长制,推进鼓楼区水务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双方在人才培养培育、校友创新创业方面的对接沟通,强化双方在特色产业和科创园区方面的共建协同,深化双方在成果转化和政策咨询方面的合作成效。依托校地双方优势,打造科研创新高地,提升优势品牌影响力,推进科技成果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鼓楼区相关单
    11月11日,河海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会在西康路校区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及专家组全体成员,校党委书记杨桂山、校长郑金海等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副校长沈扬主持会议。郑金海向出席启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审核评估工作,认真开展自评自建,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巩固,“学生中心、务实重行、追求卓越”的质保理念更加厚植,质量保障运行机制更加完善,“致高、致用、致远”的质量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他强调,此次审核评估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使命感接受审核评估;要严格纪律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保障工作开展;要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他表示,学校将全力配合专家组的各项工作,真实展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貌,共同构筑良好的审核评估生态,恳请专家组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把脉问诊,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事业发展整体效能提升。冯夏庭介绍了本次审核评估专家组成员,并对考查任务、工作安排和纪律要求等方面进行说明。他指出,要准确把握新一轮审核评估的精髓要义,深刻理解
    11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杨桂山出席并主持座谈会。曲福田对河海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国话语体系,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人才梯队建设为保障,以基地建设为平台,以政策机制建设为动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发社科活力。杨桂山对曲福田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工作情况和主要成果。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省社科联的交流联系,构建具有河海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共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会上,就进一步加强人文社科研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社科人才团队培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会前,曲福田一行调研了国际河流研究中心、亚洲研究中心、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依托水科学领域特色优势,重点围绕国际河流、工程移民、水政策与法制、水文化等优势与特色方向,打造了以省重点培育智库为引领的30个省部级基地平
    近日,校长郑金海一行赴北京、广州、深圳等地走访校友会,看望当地校友并座谈交流。郑金海分享了学校近年来的事业发展情况和办学成就,介绍了学校未来发展工作思路及110周年校庆筹备情况,对校友们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希望校友与学校之间持续加强合作交流,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高层次人才培养、海外人才引进、青年教师培养、学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协同发力、共享共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重大科创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等形成长效合作机制,诚邀各位校友在110周年校庆之际荣归母校。校友们纷纷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对学校取得的各项成绩表示振奋和自豪,结合自身所在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进行了交流,对学校学科发展、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校友工作以及110周年校庆活动开展等提出建议,表示将持续加强与母校的沟通联系,强化交流合作,凝聚资源,发挥优势,尽己所能为母校的发展作出贡献,共同迎接母校的百十华诞。北京、广州、深圳校友会负责人、理事会成员及各行业校友代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11月7日,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副司长王炜应邀做客“河海社科大讲堂”,作《中国生态环境立法总体进展与未来展望》专题讲座。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出席并主持专题讲座。王炜回顾了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历史,梳理我国生态环境法制体系的搭建过程,指出我国的生态环境立法已经成为覆盖最全面,制定、修订最活跃,成效最明显的立法领域之一。他还将立法理论与执法实践相结合,介绍了生态环境违法监管与惩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建立、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环境法法典等诸多环境立法与执法工作,阐释了各项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希望同学们能不断激发自身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提高写作表达等综合能力,保持对环境法治建设等专业领域的热爱,成长为有基本科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新青年。本期河海社科大讲堂由社科处主办,法学院、水利法治研究中心承办。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文科院系负责人、师生代表等100余人参会。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