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9月16日,我校在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隆重举行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典礼嘉宾、河海大学杰出校友、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黄河河务局局长、党组书记张群波,副校长徐卫亚,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副校长张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副校长许峰,副校长董增川,副校长郑金海,副校长陆国宾出席典礼。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徐辉校长首先发表题为《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向未来》的讲话。他代表学校向2022级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河海大学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回顾百余年办学历程,学校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到华东水利学院,再到今天的河海大学,河海人艰苦创业、砥砺奋进,以“兴学育才、治水兴邦”为己任,矢志践行“治水救国”“治水报国”“治水强国”的历史使命。他强调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能力,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明年秋季,坐落在美丽长荡湖畔的常州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这将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心、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也将为助推学校实现跨越式
    9月14日,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胜昔一行来校调研。校长徐辉参加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张兵主持。徐辉对省科协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智库建设开展工作情况。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发挥好多学科优势,促进文理工相结合、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推动智库平台与学院学科密切联动,在交叉融合中产出更多高质量智库成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作出应有贡献。方胜昔代表省科协对我校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河海大学在推进科技创新、科研基地建设、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学校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行业发展及地方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加快推进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张兵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及智库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省科协调研宣传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参加座谈。(沈益朋)
    9月15日,河海大学与新华日报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举行。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签约仪式。唐洪武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基本情况,并对新华日报社长期以来给予河海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河海大学与新华日报一样具有红色基因,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肩负治水兴邦的历史使命,以引领水科学发展、保障国家水安全为己任,为国家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他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在服务国家战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进智库建设、加强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入合作、互融共通,实现价值互联,多元共赢,以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助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新篇章。双传学介绍了新华日报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他指出,近年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开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他表示,新华日报社与河海大学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要以此次合作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深度交流和合作拓展。针对双方合作事宜,他强调,一是要明确牵头责任,落实
    9月13日,我校举行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及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精神等内容。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学习并讲话。会上,唐洪武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的新境界、实现的新飞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崇高思想境界、大国领袖风范和强大人格力量,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为开好党的二十大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有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总结讲话中他要求,一要做坚定信仰者,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要做积极传播者,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迅速掀起学习高潮。三要做忠
    9月12日,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暨三期建设中期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副处长徐宁,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胡春宏、钮新强、王超、邓铭江、马军、徐祖信、张宗亮,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陈生水、副院长戴济群、原副院长李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主任李文伟、首席专业师戴会超,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建平、副总工程师侯靖,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声安,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原副院长刘志明,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党委书记傅旭东、副院长赵建世,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院士、校长徐辉、副校长郑金海等建设管理委员会代表、专家咨询委员会代表、协同单位负责人以及中心主要团队负责人、骨干成员等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建设管理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由唐洪武主持。徐辉在欢迎辞中指出,中心经过10年的建设已经由播种育苗期、开花结果期步入到提质增量期,中心成绩的取得是江苏省、教育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
    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截止目前,我校共获批资助147项,其中面上项目6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7项,重点项目10项(含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获批直接经费8326.4万元,同比增长18.9%。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组织工作,精心组织、积极谋划,多次召开国家自然基金申报动员会、工作推进会、形式审查培训会、专家专题指导会,组织各学院开展基金申报摸底工作,明确目标,落实任务,积极为参加答辩项目提供视频录制、网络答辩各项服务。各二级单位积极配合,狠抓落实,指导科研人员反复打磨申报书,提高申报书质量。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加强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项目申报质量,推动我校基础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方静)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校组织开展慰问教师活动,向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祝福,勉励广大教师为加快我校教育事业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特色研究性大学作出更大贡献。9月10日至11日,校领导看望慰问或委托慰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如、王超、张建云和唐洪武,代表学校向他们致以亲切问候,并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教师节期间,各学院(学部、系)组织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慰问对象主要包括国家级人才、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以及第21届学校优秀主讲教师等。(祁世峰)
    8月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高原的祥和与安宁。作为对口支援西藏农牧学院单位,河海大学时刻关心西藏自治区疫情防控形势。获悉西藏农牧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防疫物资短缺后,学校党委第一时间作出部署,学校党委组织部、后勤处迅速响应,结合西藏农牧学院疫情防控物资需求,紧急筹备了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隔离面罩、橡胶手套等38箱防疫物,并联系物流公司,协调派出专车运送。9月7日,经过8天日夜兼程,物资顺利送达西藏农牧学院,缓解了该校物资紧缺的压力。西藏农牧学院向学校发来感谢信,向我校此次捐赠活动表示诚挚谢意,向我校长期以来支持援助该校事业发展表示衷心感谢!多年来,河海大学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要求,通过选派援藏干部、联合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交流等措施,全力以赴投入援藏事业,两校积极加强交流合作,建立了深厚友谊,共同推动了两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王朝红)
    9月9日,我校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为主题召开庆祝第38个教师节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向全体教职工致以教师节的节日慰问和中秋节的诚挚祝福。校长徐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常务副校长李俊杰主持会议。唐洪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教师,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号召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在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学校奋进“十四五”、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河海人更要从“党和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河海大学、如何建设这样的河海大学”这一时代命题出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融入“江河战略”和“双碳”战略,紧密对接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战略,开拓新思路,扛起新担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国家水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办学新格局。徐辉向辛勤工作的全校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节日的问候。他表示,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始终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谋划和布局教师工作,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高
    全体教职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值此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谨向勤勉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与时代同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显著提升,高等学校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奋力开创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在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下,学校学科建设蒸蒸日上,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科学研究量质齐升,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社会服务成绩斐然,文化建设方兴未艾,国际合作蹄疾步稳,育人条件日新月异,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学校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国将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