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5月11日,我校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党委副书记徐辉,党群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学部)党委分管共青团工作的书记、副书记,各学院(学部)团委书记,青年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与会师生代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畅谈感想认识,分享学习体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主持。唐洪武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领导的纲领性文件,是推动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全局性号令,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激发奋进动力,强化使命担当。二是从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高擎思想旗帜,赓续红色基因。三是牢牢把握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珍惜青春韶华,锤炼过硬本领。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5月10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党委副书记徐辉,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中层干部,师生代表在三个校区收看了大会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学校各二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师生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形式,观看收听了大会盛况。在收看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后,师生们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体会和感想。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引领时代、视野宏大、振奋人心,全面回顾了100年来共青团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青春历程,充分肯定了100年来一代代青年在党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明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并对广大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对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河海大学作为富有红色基因的“红帽子大学”,将始终站在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来重视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指
    酥人的冬日,踏过薄霜铺地的林子,置身于永安溪这一处风光,寻觅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体会那微细的春信。或是在初春拂面之际,在永安溪静听光阴流过的声音,大自然的优美、宁静,不期然地浸润了你的性灵。误入仙境(周丽芳 摄)在初夏阳光渐暖时,永安溪绿如丝绦,撑起一根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竹筏似翠条鱼般向前滑去。亦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微光,鱼群的唼喋声在耳边轻跳,望水流静静远去。这是一条四季多姿多彩、处处如诗如画的河流。如今,这条荣获全国“最美家乡河”的永安溪,无声流传着仙居人的光荣和自豪;未来,它将继续携带着四季美景,还装载着仙人居住之地的梦想和期盼静静流淌。(李建伟 摄)一永安溪,它从远古流来,它流淌的是历史,孕育的是文明。仙居,因之而号称“仙人居住之地”,仙居人则因之而演绎了世代传奇。仙居县地处浙江东南,隶属浙江省台州市。县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其中80%以上为丘陵山地,因而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仙居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的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着仙居人的祖先——瓯越族人。春秋战国时,仙居一带为越国领土。秦朝时属闽中郡鄞县。东汉时,仙居名闻国
    留学事业历来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世界各国因此形成了激烈的人才竞争格局。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将我国建成全球主要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近年来,国家有战略,河海有行动,学校自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以国际化推进工作会议精神为引领,面向国际、精准聚焦,通过构建四大体系,实现了留学生教育的新突破,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构建优质生源体系不断优化留学生规模结构学校始终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为工作方针,坚持并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在改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评价等方面常抓不懈,推进留学生教育一体化发展、趋同化培养、规范化管理。在疫情常态化背景的严峻形势下,学校通过构建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面试、网上录取的全链条管理流程,改版升级中英文招生网站,创新招生宣传模式,2021年录取学历生408人,为历史最高。学校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的支持,精准聚焦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学校会同教育部组织实施“‘澜湄合作’水资源高层次人才计划”,“西非国家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面向非
    4月28日,由我校主办的首届“水资源环境遥感交叉学科”论坛隆重举办。中国科学院童庆禧院士为大会致辞,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教授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此次论坛主要采用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河海大学,并在多个平台进行全程同步直播。童庆禧在致辞中指出,遥感本身就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随着现代水科学的发展,遥感与水利的交叉融合有了更多的外延以及更深的内涵。河海大学作为水利科学研究的领军者,大力发展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在水科学研究与应用,所组织论证的大倾角水利卫星星座设计,有力支撑了我国水利信息化发展。郑金海介绍了河海大学的基本情况及我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情况。他说,本次研讨会瞄准现代水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开展面向遥感-水利-生态-环境的跨学科学术交叉,推动水资源环境遥感“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引领了水利遥感向纵深方向发展。本次论坛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结合河海大学的水利特色,围绕现代水科学对空间信息的多尺度监测与评估的需求,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14个科研院所和业务单位的21位国内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专家分别做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围绕水
    近日,信息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分布式计算与系统研究所的论文“FlatFS: Flatten Hierarchical File System Namespace for Non-volatile Memories”被计算机系统领域顶级国际会议USENIX ATC(USENIX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接收为长文。这是我校作为第一单位首次在该会议发表论文,实现CCF A类国际会议论文突破。该论文由信息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博士后蔡淼(第一作者)、本科生沈俊儒(第二作者)等人共同完成,叶保留教授是该论文的通信作者。论文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1832005)和CCF-华为系统软件专项(CCF2021-admin-270-202101)等项目的资助。该论文聚焦面向下一代持久性内存(NVM)的文件系统性能问题,通过系列实验证实了经典文件命名空间存在路径行走效率低下、树状结构遍历局部性差的问题,严重制约文件系统在高速持久性内存设备上的性能提升。为此,论文提出了FlatFS文件系统,首次将扁平化的命名空间架构运用到了持久性内存文件系统设计实现中,在软件层面
    五四青年节之际,共青团江苏省委和江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对2021年度全省青年志愿者行动评选进行了表彰,我校获得多项荣誉。其中,河海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分团团长、环境学院市政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司佳蕾同学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王凯瑞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校团委副书记李维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层行志愿服务项目》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河海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河海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新闻宣传奖”。近年来,校团委深入贯彻落实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部署,坚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将志愿服务工作与学生专业实践、成长发展相结合,引导广大河海青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团委)
    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共同颁授第17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表彰全省青年中的先进典型和模范。我校青年教师袁赛瑜被授予第17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袁赛瑜,中共党员,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担任《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副主编、International Hydropower Association委员、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等职。袁赛瑜教授主要从事河流动力过程及环境生态响应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破解了平原河网交汇水-沙-污多要素强耦合输移的科学难题,建立了河网防洪和水环境调控系列技术,为平原河网区防洪减灾、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科技支撑。长期深入一线调研实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治水把脉求源,承担南水北调东线二期线路优化、淮河-洪泽湖演变与洪涝治理、上海河网水资源配置等河湖治理工程项目20余项,在上海、宁波等区域防洪减灾以及扬州、泰州、洪泽湖等区域水环境提升工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产生显著
    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水文水资源学院党委以“围绕中心、分类实施、夯实基础、探索创新、成就特色”为基本原则,实施党建“导航定向”“强基固本”“头雁引领”“铸魂育人”“创新聚力”五项工程,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政治引领、夯实组织基础、促进队伍提升、培育时代新人、服务战略需求,以党建高质量发展助力一流学科发展,实现党建与学院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导航定向”工程,加强政治引领。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构建“自学、导学、辩学、践学”机制,组织开展“启航新时代,薪火永相传”会址研学、“红心向党 匠心育人”青年教师培训等,努力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学院领导班子提升履职能力,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出台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修订学院“三重一大”决策办法,发挥院党委政治引领、思想凝聚、组织保证等作用。做好主题教育、巡察整改落实工作,建立整改台账、对账销号。建设光文纪念馆、光文实境教学课堂,开展“刘光文精神”道德讲坛、光文精神讲解大赛等活动,引导全院师生继承弘扬水文前辈刘光文先生“心系祖国、热爱水文、严谨治学”的精神,“践行光文精神,引导优良学风
    4月29日,学校召开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主持会议。唐洪武在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是学校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他强调,职能部门作为学校党委抓实全面监督责任的重要力量,必须立足职责定位,切实发挥监督的发现问题、防范风险、促进治理、推动发展作用。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上级和学校党委部署要求,进一步拓展监督工作贯通协调的有效路径,自觉扛起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二是把牢监督重点,推动责任落实。要紧跟上级决策部署,紧扣学校大事要事,围绕严守安全底线、防范重大风险、规范权力运行、深化作风建设等情况,打好协同监督“主动仗”,督促干部忠诚履职尽责,聚力打通责任落地“中梗阻”。三是增强监督合力,提升治理效能。要深刻认识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自觉把监督融入学校治理体系,合力将协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与提升治理能力深度对接,推动健全制度机制,补齐短板弱项,以协同监督实效促进学校治理能力建设。孟新就强化监督工作协作联动提出具体要求:一是提高密切协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