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3月15日,河海大学召开智慧水利教材建设推进会,系统部署推进教材编写工作。校长郑金海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沈扬主持会议,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学院负责人及教材编写组成员参会。郑金海指出,各编写组要结合新时代水利行业发展背景和智慧水利专业建设,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单位协同联动,明确教材应用对象和使用范围,强化教材编写的规范性、适配性、逻辑性和先进性,打造全国领先的行业领域精品教材,满足新时代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职能部门、相关学院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供给,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全力以赴确保教材建设工作如期高质量完成。会上,《水利信息感知与传输》《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水利概论》教材编写组成员作为智慧水利系列教材代表汇报了编写思路与进展,水文院、水电院、港航院、农工院、计算机院和教务处、研究生院、终身教育学院等专业学院和职能部门围绕教材建设展开了专题研讨。河海大学是全国首批设立智慧水利本科专业的高校。智慧水利教材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征,涉及多个学科专业且应用性强,建设难度大。为建设一批高水平智慧水利
    3月12日,江汉大学校长景新华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校长郑金海出席会议。江汉大学副校长贾永胜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主持。郑金海指出,河海大学与江汉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在研究生联合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合作。希望双方以共建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智慧,在关键技术突破、高端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打造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高地。景新华对河海大学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双方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共建模式、创新学科融合、创新科研合作、创新资源整合,共担使命、共谋发展,高质量高标准建好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并希望河海大学继续关心支持江汉大学事业发展。两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会前,景新华一行还参观了校史馆。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发表重要讲话。河海大学师生热切关注两会动态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审议、政协联组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途径收看收听,并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体会感想。校党委书记杨桂山: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和政协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令我们倍增干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令我们倍受鼓舞。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河海大学肩负打造水安全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高水平水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2025年,河海大学将持续坚持绩效优先、内涵发展,以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以内涵式发展促进学科整体水平提升,以有组织科研塑造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核心竞争力,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全方位融入国
    3月7日,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主任、水利部党校专职副校长王新跃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山出席会议并讲话。杨桂山对王新跃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长期以来对河海大学的支持关心表示感谢。他指出,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与河海大学自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以来,聚焦行业人才培育培养,合作成效显著。他希望,双方继续围绕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发挥特色优势,聚合资源力量,融合开展水利卓越拔尖人才联合培养和行业人才招聘招考供需对接,探讨共建行业人才联合培养平台和全周期合作机制,共同促进优质行业教育资源共享和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王新跃对河海大学长期以来对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的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近年来水利行业人才招考引进和培训评价情况,交流了双方联合服务水利行业人才资源开发方面的成效。他表示,双方在服务国家水利行业重大战略和支撑服务行业人才发展上有着共同融合点,希望在卓越水利工程师培养、行业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水利人才招考招聘和行业人才培训开发等方面持续加强合作,在顶层设计、联通机制、
    近日,我校商学院青年教师陈喆在《管理世界》发表题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地区间技术互补与省际贸易增长”的学术论文,通过构建包含技术互补关系的多地区采购贸易模型,深入探讨了技术互补在强化省际贸易流动份额中的关键作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持续推进,逐步从产品市场竞争、劳动力流动、资本跨地区投资向创新要素跨地区布局与再配置不断深入,引领地区间互动机制从互补性生产联系深入到互补性技术联系,推动省际贸易往来愈发密切。本研究基于Jaffe(1986)构建的技术相似度指标,以及Frenken et al.(2007)将技术多样性分为相关技术多样性和不相关技术多样性的思想,提出省际技术互补指标。使用中国1992~2017年发明专利数据测算得出省际层面技术互补指数与贸易流动份额指数,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省际贸易网络分布以及技术互补在其中的作用进行描述分析。本研究发现省际贸易结构逐渐从“以辽宁省、黑龙江省以及吉林省等生产分工支撑的省际贸易流动”向“以江苏省以及广东省等技术分工支撑的省际贸易流动”转变,具备更高技术互补水平的省份
    3月3日,校长郑金海,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吴峰一行赴南京市金陵中学开展调研交流活动。金陵中学校长夏广平、副校长陈立其参加座谈。郑金海对金陵中学长期以来为学校输送优秀学子表示感谢,介绍了河海大学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成果。他提出,两校合作对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进一步深化交流机制,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夏广平详细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理念及生源培养成果。双方围绕课程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展开了深入讨论。会上,进行了河海大学 金陵中学“江苏省最优生源学校”授牌仪式。两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3月1日,我校举行2025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新生开学典礼。副校长沈扬出席典礼并致辞。沈扬代表学校向2025级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激励同学们秉承“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精神,心怀远大志向、敢于奋斗拼搏,做到自律内驱、实现厚积薄发,勇于创新创造、拥抱智能时代,真正实现学以增智、学以励志、学以致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奋楫扬帆。典礼嘉宾校友、浙江宁波原水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河海大学继续教育校友会会长王文成分享了与水结缘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希望同学们秉持淳实博雅的传统美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母校远航加油助力。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黄世虎寄语同学们要用奋斗铺就梦想之路、助力知识积累、磨砺坚韧品格、激发创新活力,并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2025级5112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新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开学典礼。典礼结束后,还进行了新生入学教育、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等活动。
    近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高功率-高过载-高可靠集成式电池储能与构网控制技术”启动会在南京召开。会上,工信部产业促进发展中心项目主管张兆华提出,要落实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政策,落实项目管理主体责任,确保项目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按期完成。河海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吴峰希望项目团队以诚信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在上级主管单位和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取得丰硕的成果。项目负责人张犁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阐述了项目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和时间安排。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对技术攻关与指标落实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助力专项高质量推进,并一致同意实施方案通过论证。本项目由河海大学牵头,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通江海储能技术有限公司,针对弱电网下储能短时有功支撑能力不足、故障响应特性较差等问题,研究新一代构网型储能技术,拟突破短时高倍率储能单体超低内阻与结构设计、短时高倍率储能模组温度平抑与电场均化、高过载构网装备热应力均衡与快速支撑等关键技术
    2月25日,安康市委书记武文罡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强化校地交流协作,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入。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安康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陈晖,安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石泉县委书记陈莲,安康市政府副市长周孝斌,安康市委秘书长、镇坪县委书记李平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陈达主持。杨桂山对武文罡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河海大学办学历史、学科建设、办学规模等情况。他指出,河海大学与安康市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安康学院建设等方面拓展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他表示,自2012年定点帮扶石泉县以来,河海大学与安康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学校将继续落实国家部署要求,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希望以深化战略合作为契机,扎实推进校地合作,助力安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武文罡对河海大学长期以来对安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安康市在特色产业布局、生态资源优势以及社会民生领域等方面的情况。他指出,安康市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对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有着强烈需求。河海大学在水利、环境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与安康市的发展
    2月20日,“思政引领 AI赋能 共绘教育强国江苏外语蓝图”专家座谈会在我校举办。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省政协教卫体委副主任张新科,河海大学副校长沈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张新科指出,思政引领是外语教育的灵魂,要矢志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家国情怀的外语人才。要善用AI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创新,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特质,促进文明间的深度对话与理解。沈扬强调,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外语教育教学也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期待各位专家共同谋划外语人才培养新格局、外语教育教学新思路,持续提升外语教育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大局贡献度。主旨报告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语言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以“新时代外语学科发展的守正与创新”为题,提出了外语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与科学性三大属性,分享了外语教育在语言科学、国际传播、区域国别研究、大语言模型翻译、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副主任冯莉围绕“AI 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大语言模型的特点、优势与局限,展示了AI技术和数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