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5月17-21日,学校组织召开“十四五”专项规划咨询论证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分别对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科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国际化发展、校园建设、条件保障、网络安全与信息化、财务等9个专项规划进行了咨询论证。专项规划牵头单位负责人就各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工作举措和实施保障等内容分别做专题汇报。与会专家围绕规划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提出了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专项规划是学校“十四五”规划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总体规划的补充和具体化。科学编制和实施好专项规划,是落实“十四五”总体规划的重要举措和基本保证。各专项规划将认真总结和吸纳专家意见,深入分析学校各项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以总体规划为统领,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文本,保证规划编制工作如期推进和顺利完成,使学校的发展蓝图有效转化为“路线图”和“施工图”。咨询论证会由各专项规划牵头校领导主持,参与编制单位分管校领导出席会议,各专项规划编制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发规处)
    5月24日,人才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我校举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中央组织部人才局原巡视员、副局长李志刚,水利部人力资源研究院院长王济干,南京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王培君,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特聘专家组成员、中央人才办人才理论研究基地(河海大学)首席专家赵永乐以及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河海大学校长徐辉致欢迎词,河海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兵主持论坛开幕式。徐辉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指出,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社会发展新格局,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变,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引领创新文化,着力培养创新人才和提升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助力科技自立自强;要在协调上下功夫,努力协调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协调高等教育内部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公平的关系;要在绿色上下功夫,让教育回归本真,用自然的眼光和生态的机理去审视和发展高等教育;要在开放上下功夫,坚持国际视野、中国
    5月21日,江苏省委党校副教授武星受邀来校作“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培训报告,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主持报告。武星围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以生动的党史事迹和人物故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全景式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开辟的伟大道路、建立的伟大功业、铸就的伟大精神。报告主题鲜明、语言生动、案例详实,具有很强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帮助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力量,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此次培训报告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环节,全体中层干部、科级干部和师生代表现场聆听了报告。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研究和运用党史,深刻领会精神,准确把握要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在奋力开拓新征程中实现新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文/王颖 图/朱昊)
    近期,由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长江大讲堂”之水生态环境三连讲陆续在我校举行。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王超为该系列讲座第二讲作题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报告。报告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主持。近万名校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形式参与了本次讲座。王超在报告中强调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和长江大保护的重大意义。接着,他带领大家沿着长江源头-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长江口的路线,详细讲解了每个区段的自然生态状况,并分析了它们面临的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三江源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干扰导致生态系统日益退化、河源湖泊湿地不断萎缩;上游成千上万的水工建筑物对河道造成阻隔,威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中下游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湖泊富营养化加剧,湿地不断萎缩退化,生物资源大量减少;长江口由于化工围江、航道整治等因素导致典型污染物积聚和生态风险。最后,王院士对不同区段的下一步治理提出了思考和具体的建议。王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八届教育部
    5月19日,由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长江大讲堂”之水生态环境三连讲系列讲座在我校举行,第一讲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作题为《长江大保护:如何深度减排?》的报告。报告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主持。上万名校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参与了本次讲座。张建云在主持词中指出,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新老水问题交织,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问题尤其突出。深入探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举措,是实现人类社会和地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跨越关口。曲久辉在报告中用大量数据和事实系统地总结了长江大保护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关键污染物、航运污染四大问题,曲院士指出,深度控源减排的关键须做到多污染源系统减排、重点污染物深度减排、智慧管控精准减排。最后,曲院士从污染负荷溯源、总量控制、信息系统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如何精准合理减排。曲久辉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生态环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
    近日,河海大学与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签订关于共建华东研发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副总经理杨涛、殷国宝出席签约仪式。河海大学与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共建华东研发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努力将华东研发中心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发机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紧密型的校企联动战略合作的新典范,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签约仪式上,双方围水利建设、水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入交谈。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相关部门、安徽公司及河海大学相关部门、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签约活动。(姜凯曦)
    5月1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尺度水文水资源预报预测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课题绩效评价会在河海大学召开。会议特邀了来自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新疆所、同济大学、中科院湖泊所、南京大学、中科院亚热带所、浙江大学的7位技术专家,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的2位财务专家组成的绩效评价专家组。河海大学徐辉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院士主持会议,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管理人员等共计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徐辉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专家、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对该项目给予的关心和指导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河海大学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投入和支撑情况,肯定了该项目在国家水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强了学校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水科院、中科院大气所、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长委、黄委、淮委、海委等国内科研单位和流域机构的积极协作与协同创新。“多尺度水文水资源预报预测预警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是河海大学“十三五”时期获批立项的“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项目中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
    5月14日,由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主办的“长江大讲堂”在我校举行,南方科技大学郑春苗教授作题为、《中国环境水科学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主持报告会。近六千名校内外专家和师生线上线下聆听报告。张建云在主持词中指出,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及生态退化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到人民生产、生活及社会稳定,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环境水科学关注水循环这一地球表层系统变化的驱动因子,聚焦地表水与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护的关键科学问题,可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郑春苗在报告中首先为听众讲解了环境水科学的定义、使命和内涵。他总结了聚焦水体水质问题的四大研究方向:水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和通量、水环境演化、全球变化下的水质安全、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同时,作为学科的外延,他还进一步总结了聚焦水与生态系统关系的三大研究方向:水循环与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环境下的水生生态系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接着,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郑春苗讨论了上述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和相关的前沿问题。在
    北京时间5月15日至5月16日,由加拿大土木工程师学会(Canadian Society for Civil Engineering,简称CSCE)举办的加拿大全国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钢桥总决赛(以下简称加拿大钢桥赛)在线上举行。由张勤、雷笑老师指导、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2018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王海硕、嵇广宇、高唱、李华强、张云飞、康信勤、冯子鸣、陈洪鑫同学组成的参赛队取得综合季军以及1个单项冠军(视频展示)、1个单项季军(施工方案)的优异成绩。作为综合性很强的顶级国际土木工程学科竞赛,加拿大钢桥赛关注桥梁设计理念、结构性能控制、建造效率、经济成本及逻辑表达等多个方面。受全球疫情影响,本年钢桥赛采用线上方式比赛,取消了桥梁的实际制作与现场拼装环节,但加强了桥梁设计、分析、视频展示及答辩等环节的比拼,通过提交桥梁设计计算书、设计过程视频及在线回答问题等环节完成。本次决赛共有包括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滑铁卢大学、麦吉尔大学、湖首大学、萨斯卡彻温大学、曼尼托巴大学及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河海大学等3个国家的12支实力强劲的高校代表队参加。河海学子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增
    5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河海大学广大师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体会和感想。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从战略全局高度和长远发展角度,强调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深刻总结了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学校进一步服务支撑“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科学指南。作为中国水利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河海大学勇担治水兴邦的历史使命,为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珠港澳大桥这些“国之重器”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学校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聚焦国家水网、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等重大项目,发挥水利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学科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