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12月7日,由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长江院)主办的“长江大讲堂”全球变化三连讲系列讲座在我校举行。全球变化系列的第一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作题为《气候变化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原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顾洪、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出席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主持。秦大河院士围绕当前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和评估、气候变化下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气候变化之下如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等三方面分享了他关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思考。他指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评估结果表明,全球气候系统正在变暖,冰冻圈普遍退缩,海洋持续增暖和酸化,海平面加速上升。2010-2019年是全球有器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地球环境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力,气候变化给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带来了“全方位、多方面”的影响和风险。他强调,我们必须采取“及时、积极、协调和持久的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亟需采取的措施包括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采用低碳和无碳能源,增加碳汇以及改变生活和行为方式等,从而
    千年驼铃已远,万古黄沙已逝。八年前,1182公里之外的河海大学穿越到巴山腹地的石泉县,通过教育扶贫,一地一校携手搭起一座“知识桥”。一年前,河海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唐海麟和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周引航来到陕西省的石泉中学支教。起初,孩子们懵懂害羞,现在一个个吵着嚷着称他俩为“海哥”“航哥”,争着向他们讨教学习方法,询问大学生活和专业选择等疑问。在讲堂上,他们是传道授业的老师,台下,他们又是细心温和的大哥哥。“孩子们对学习有着很大的热情,学习氛围很浓郁,让我们倍有干劲。”唐海麟说。“去年,河海大学有3位研究生过来支教,今年全县共来了6位,我们中学就分到2位,他们来了,学生们可高兴了。”石泉中学校长李超旗乐呵呵地说。自2018年开始,河海大学挂职扶贫的石泉县副县长孙彦歆和支教老师积极向石泉中学宣传高校专项招生的政策,帮助更多的优秀贫困学生迈入知名大学的殿堂。“去年我们学校通过高校专项考上大学的孩子就有8个,除了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都有哩!”“学海无涯,河海有舟”,这是印在石泉中学图书馆墙壁上的一句话。李超旗介绍,河海大学除了派遣学生支教,带领教师做课题,壮大师资力量,还带来专家组改
    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大力提升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质量需要着力在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深化对宪法法治精神的理解和认同。近日来,河海大学深入开展系列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校园”主题演讲比赛中,选手们或从宏观角度纵览全局,慷慨激昂;或是追溯中华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历史,求根溯源;或是站在新时代的路口,展望未来,都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了宪法与人于生活中的温情感动。“学法知法,与法同行”知识竞赛中,不少非法学专业的师生掌握宪法知识,增强宪法观念,提升法律素养。“宪法日晨读”活动中,师生共同诵读宪法章节、学习宪法知识,通过仪式感教育让师生沐浴宪法光辉,领略宪法魅力,体悟宪法精神。学校法律援助中心也分别在水利水电学院、环境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六个学院开展各具特色的普法宣传讲座。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宪法学习宣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紧密结合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推
    近日,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在上海举行。我校选派65支队伍参赛,荣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1个,创我校历史最好成绩,且达赛事规程获奖名额上限。其中,水电院硕士生李禹、博士生徐文强、硕士生崔威组成的团队,水电院博士生于超、博士生石林、博士生刘哲组成的团队,海洋院博士生宋梓庚、水电院硕士生王宁、硕士生陆燕清组成的团队,分获B/D/E三个组别的一等奖。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探索拔尖人才培养,配套专项经费,组织研究生参与各类科研创新实践大赛,选派具有丰富比赛指导经验教师进行全程指导。自6月份开始,历经赛事宣传、审核组队、组织报名、竞赛培训、竞赛指导、正式参赛等阶段,各参赛队伍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取得了较好成绩,我校参赛队伍获奖比例达38.7%,同比再创新高。(贺荣繁 丁根宏)
    12月2日,中国教育能源研究与培训基地共建座谈会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出席会议。座谈会由陆国宾副校长主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教育部规建中心中教能源研究院、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以及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唐洪武书记对教育部规建中心陈锋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依托优势积极共建中教能源研究院、中国教育能源研究与培训基地,研究推广绿色节能技术,提高校园能源管控能力,积极推进绿色校园建设,争创教育行业能效智慧管控典范。徐辉校长指出,双方共建中教能源研究院、中国教育能源研究与培训基地是落实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我校绿色校园建设意义重大。学校将充分发挥水利、电气等学科优势,进一步细化建设方案,加大资源保障力度,积极推进绿色校园、节水校园建设。陈锋主任充分肯定了河海大学近年来在能源研究与培训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能充分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持续实施创新发展,不断推进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加强对外宣传,深入开展培训,切实发挥中国教育能源研究与培训基地的作用。同时希望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电网、中教能源研究院以此联合搭
    12月3日,潍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惠新安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副校长许峰,潍坊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兰祥,潍坊市寒亭区委书记滕双兴出席会议。座谈会由副校长陆国宾主持。唐洪武书记对惠新安书记一行莅临学校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和办学思路。他表示,河海大学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为己任,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他希望校地双方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为宗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构建长期合作新机制。惠新安书记介绍了潍坊市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潍坊市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潜力巨大。此次双方通过开展全面合作,把河海大学的人才、科技优势与潍坊的资源、产业优势有效结合,推动科教、产教、校地加快融合,为潍坊智慧水利管理、环境流域治理、河湖管理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科技支撑,为新时期校地合作勾勒出更加美好的篇章。潍坊市及寒亭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学校各职能部门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柴志尚)
    近日,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赛事落下帷幕,河海大学选送的7件作品分别参与舞蹈展演、器乐展演、声乐展演、朗诵展演角逐,获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3件作品入围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入围全国展演作品数占全省10%,创我校历史最好成绩。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学校历来重视美育工作,备赛参赛期间,校领导多次到赛场、训练场看望慰问师生,为我校参赛师生加油鼓劲。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在赛场上都留下了精彩的瞬间。其中,原创舞蹈《港珠澳大桥》以大国工匠建造大国工程的动人事迹为灵感,把写意的舞蹈语汇与写实的造型设计相结合,生动再现了大桥建设者们从构思设计到攻克难关,顺利建成大桥的全过程,展现了新时代建设者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的奋进姿态,在甲组96个节目排名第3,获得特等奖并入围全国大艺展。民乐合奏《激情的回忆》节奏变化复杂,饱含热情,我校学生运用传统民族乐器演奏现代民族管弦乐作品,将该作品各个段落的内涵演绎地淋漓尽致,并赋予了独到的阐释,展现了河海青年的审美追求、艺术修养和文化自信,在甲组65个节目中位列第3名,民乐作品第1名,获得特等奖,并入围全国大艺展。根据苏州评弹改编
    11月30日,河海大学与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在铜陵市举行。河海大学常务副校长李俊杰、铜陵市副市长王纲根、铜都流体董事长杨成参加了仪式。仪式上,李俊杰常务副校长表示,学校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为己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他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将双方的优势资源有效结合,必将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共赢。河海大学将充分发挥在水利方面尤其是流体机械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企业流体设备生产技术研发及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持。王纲根副市长表示了对河海大学和铜都流体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的肯定,表达了深入合作的愿望。希望双方今后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取得更大成果。杨成董事长表示铜都流体将进一步加强与河海大学的合作,通过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双方共同为基地揭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仪式。(杨勇 郭鑫)
    近日,河海大学河口海岸综合治理与保护研究团队在有关珊瑚礁-潟湖-裂口海岸动力学的整体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海岸工程学科最著名的国际期刊《Coastal Engineering》上。珊瑚礁海岸波流动力复杂、地貌形态特殊、工程响应未知,波浪传播变形和波生环流对建筑物安全、地形地貌演变、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有关珊瑚礁-潟湖-裂口海岸动力学的整理模型实验研究未有报道。河海大学研究人员建立了1:50的珊瑚礁-潟湖-裂口海岸模型,采用波高仪、流速仪和表面流场测速系统测量分析了不同位置的波高和流场分布特征,揭示与已有水槽试验研究完全不同的规律:裂口向礁坪-潟湖的波浪折射引起局部波浪聚集显著增大礁坪后方短波爬高、礁坪和裂口的水位梯度引发的沿岸流量占裂口离岸总流量的20-40%,提出考虑礁坪-裂口之间的水体交换的新型波生环流模式。实验数据已提供给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斯坦佛大学、西澳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验证数学模型提供基准,也上传到ELSIVER系统等国际学术数据
    自6月28日我校常州新校区开工启动仪式举行以来,新校区建设进入更加紧锣密鼓的推进状态,在校地双方的通力协作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高起点谋划,绘就未来发展蓝图。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常州新校区规划建设工作,将新校区建设放在学校事业发展长远布局的高度,不断加强前期规划的顶层设计。成立常州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新校区规划建设进行研讨。通过召开咨询会、座谈会等形式,邀请省领导、知名院士、学校老领导、教师、校友代表等,征询意见建议。结合“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对规划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完善。高标准设计,打造面向未来、环境优美、独具风格的现代化、智慧化、国际化示范校园。学校要求各项设计要立足于“百年校园、面向未来”的总体原则,遵循“绿色、和谐、智慧、人文”的设计理念,注重适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兼顾近期需求和远期发展,力求校园建设不留遗憾。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学校不断加大工作强度和力度,组织校内相关部门、学院加紧落实设计任务,对各类设计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分管校领导多次带队赴校外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经验。召开专家审查会、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等,对各类设计方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