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8月14日,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家团队走进淮安市淮阴区高家堰镇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专家团队抵达淮安市淮阴区高家堰镇高堰村800亩稻虾养殖产业基地项目开展调研。在“科技赋能精准扶贫”为主题的科技帮扶座谈会上,双方共同探讨如何结合双方在农产品方面的供需特点,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模式。会上,农工院徐俊增教授结合高家堰镇5000亩稻田种养综合体建设与当今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作“智慧灌溉——从水稻种植到稻鱼共作”的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河海大学农工院在智慧灌溉方面丰硕的研究成果以及应用效益,对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智慧稻鱼共作系统提出了建设性技术方案。会后,专家团队走访慰问了沙河村高家堰镇低收入农户。河海大学将不断践行科技扶贫,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利用学校科技优势,积极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乡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张春丽)
    近日,河海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的有关部署,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安全有序组织学生分批、错峰返校。目前,老生返校工作已基本完成,学校开学各项准备工作平稳有序。8月24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徐辉一行深入一线,先后来到学生宿舍、食堂,对教学区及生活区的各项设施进行实地检查,询问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校领导对有关部门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疫情防控、校园环境、教学安排、食品卫生、学校安保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在检查过程中,校领导亲切慰问了学生宿舍一线的辅导员和管理人员,了解学生返校及住宿安排有关情况,同时看望返校报到的同学,了解他们入校以来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副校长陆国宾一行赴常州校区进行实地检查。学校高度重视开学返校工作,24日下午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学生返校、教学考试安排、学习生活条件保障等事宜。会上,唐洪武书记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秋季开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开学方案、优化教学计划,进一步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师生健康素养,要求各单位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
    8月21日至24日,第六届“互联网+”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我校共选送14件作品参加创意组、初创成长组、师生共创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角逐,共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创历史最好成绩,并连续第三次蝉联江苏省“优秀组织奖”,这也是我校首次获得“互联网+”大赛江苏省一等奖。比赛期间,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继超看望慰问参赛师生并现场指导了项目答辩。由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推报,农工院徐俊增教授、商学院周申蓓副教授指导,农工院18级博士生王海渝、农工院18级博士生柳真扬、商学院19级博士生李梦媛、商学院19级博士生陈成梦等同学共同完成的《水肥保姆——水稻灌区高效水肥管理系统》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近年来,该创业团队继承和创新河海大学节水研究团队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引入人工智能,开发智能水肥保姆系统,实现了水肥科学管理,提高农业自动化与智慧程度,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亩均效益,降低面源污染。水肥保姆团队,为兴农插上科技的翅膀,在践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道路上贡献青年力量。徐俊增、周申蓓两位指导教师也同时荣获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此外,由力学与材料学院推报的
    近日,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公布《关于表彰2019-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河海大学荣获先进集体称号,4位教职工荣获先进个人称号。近年来,学校以更好服务 “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实验室硬件条件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布局科学、设备先进、安全有序的实验室新面貌。我校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构建了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开展实验岗定岗核编、晋级评定、职称评定等工作,转变岗位评判标准,提升了实验队伍的活力;以安全责任体系为框架,样板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宣传、检查为约束,保障了实验室安全;大力开展集约化实体平台建设,打造以模拟地震水下振动台为核心设备的水利与土木工程结构实验中心和以高性能计算为核心产品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全面推动了仪器设备共享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显著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孙雅茹)
    8月21日至23日,第三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南京大学举行。我校选派参赛的3位教师均取得优异成绩,理学院向圆圆老师以理科组第一名的成绩获特等奖,并将代表江苏省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机电院陈润楚老师获文科组一等奖;水文院黄琴老师获工科组二等奖。整体赛绩创历史最佳,并蝉联优秀组织奖。学校高度重视本届竞赛的选拔推荐工作,自今年4月起,学校和学院成立由国、省、校教学名师组成的联合专家指导组,对3位参赛教师共同培养、共同辅导,通过反复试讲与演练,促进参赛教师在提升课程高阶性、融入德育元素、有效进行课堂组织、节奏把握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显著提高。此外学校在竞赛激励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鼓励教师教学投入、提升参赛积极性。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江苏省最高等级的教学竞赛。本届竞赛分文科、理科、工科、医学组和思想政治课专项五个小组进行。竞赛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全面考察青年教师的思政素质、教学功底、学术素养、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并以此锤炼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我校
    8月17日-19日,河海大学组织中层干部赴恩来干部学院开展集中教育培训。培训班以“传承伟大精神,铸就伟大事业”为主题,系统学习周恩来精神,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许峰副校长在开班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所有学员要认真学习周恩来精神,积极践行初心使命,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二要攻坚克难讲担当,三要严以律己讲廉洁,把学习周恩来精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努力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培训期间,学员们聆听了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员张谨所作的专题报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名片》,参观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杰出楷模周恩来》专题展、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等。通过学习大家深刻领会到六个“杰出楷模”为内涵的周恩来精神,感悟周恩来同志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热爱人民、勤政为民,自我革命、永远奋斗,勇于担当、鞠躬尽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崇高精神、高尚道德和伟大风范。大家表示要对照周恩来精神躬身自查
    8月20日至22日,河海大学召开2020年暑期战略研讨会。会议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划编制的重要指示精神,科学编制学校'十四五'规划”为主题,研讨交流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分项规划,部署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校领导、校长助理、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代表、创新团队负责人、正处职中层干部、党外代表人士、二级教授等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作题为“解放思想 统筹谋划,以规划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讲话。他指出,“十四五”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紧密围绕“三个5”的发展目标,做好各项规划编制工作,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规划编制工作的政治站位和格局视野,坚定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办学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落实落细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二要强化规划引领,聚焦治理关键,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把规划工作作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的战略抓手,作为提升治理能力和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为依法治校的生动实践;三要狠抓工作落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
    在打好“十三五”收官之战、高质量谋划“十四五”发展的关键时期,河海大学开展以“忠实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为主题的新任中层干部培训。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高新任中层干部的政治意识、担当意识、规矩意识和履职能力,帮助新任中层干部系统了解学校各方面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投入各项工作,做一名让组织放心、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此次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校外现场教学、也有校内理论学习,既有专家授课、也有校领导专题报告,既有理论学习、党性教育、也有工作实务学习。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淮安恩来干部学院进行为期三天的党性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情境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学员们聆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名片》专题讲座、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等,学习弘扬周恩来同志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和伟大风范,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不朽旗帜为引领,从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行力量。第二阶段在校内进行为期四天的集中培训,采用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能力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期间,教育部政策法
    8月21日,我校隆重举行老挝国家电力公司人才定向培养项目202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河海大学校长徐辉、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占塔本、南俄3电力公司总经理戈莫占、中国电建昆明院副总经理杨光亮、副总经理高才坤出席典礼。河海大学、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和中国电建昆明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全体毕业生和家长代表分别在中国南京、昆明和老挝万象三地共同参加毕业典礼的线上直播。仪式由副校长徐卫亚主持。徐辉校长在讲话中向各位毕业生表示祝贺,向老挝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建昆明院以及养育、培养学生成才的父母和教职员工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他回顾了学校乘着新时代春风快速发展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对老电项目学生在国际文化节、澜湄论坛上的积极表现给予充分肯定,感谢他们为校园国际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他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老挝国家主席本扬互致问候,中国派出专业队伍对老挝进行抗疫援助,生动诠释了中老命运共同体精神。河海大学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建昆明院开展的人才定向培养项目,也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两国经济与教育合作的生动案例之一。徐辉校长对毕业生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坚持终身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
      河海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水利学科特色优势,强化防汛智库建设,加强防汛人才培养和输送,提供防汛科技支撑,积极为打赢防汛减灾硬仗贡献智慧和力量。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汛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积极整合资源,全面发动部署,组织党员师生、校友等多方力量奋力投身防汛救灾工作,在防汛救灾斗争中自觉接受党性淬炼。成立防汛救灾工作组,组织带领党员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及时研判汛情,制定相应预案,扎实推进汛期检查、消险等各项工作。成立由数十位水文气象专家及学生党员组成的应急技术支持中心,深入防汛一线,为地方防汛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攻关防汛难题,有效提供防汛科技支撑。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依托水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在洪涝灾区预警、重点区域山洪地质次生灾害、中小河流预警预报等方面深化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设计打造全国洪涝灾害风险预报技术体系,依托新中国第一个流域预报模型——“新安江”模型,结合“陕北”模型、“山洪与地质滑坡”模型、水文集合预报技术、实时校正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为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实时的汛情预测预警专报,同时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