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杨桂山分别参加了联系学生支部、学生班级的座谈会,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和土木与交通学院院班子成员、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以及21级土木工程五班的座谈会上,唐洪武听取了学院班子成员的近期重点工作以及支部和班级建设情况汇报。他围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新兴增长点、新校区建设、土木类学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与师生进行深入交流。针对学生在学业、生活、职业规划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他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对学生们提出要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开拓;要脚踏实地,勇攀高峰,刻骨钻研,学习先辈精神;要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与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本科生党支部及2021级机器人工程专业1班的交流座谈中,杨桂山听取了班级建设情况的汇报。他还围绕新校区建设、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社会发展需求等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杨桂山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要讲情怀,支部党员、班级学生要重视培养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要守底线,任何组织都要重视纪律建设,任何人都要坚守为人原则、为事准则;要懂团结,在今后学习工作中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我校土木与交通学院土木工程教师第三党支部陈育民书记工作室入选(全国100个)。土木工程教师第三党支部依托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组建而成,所属岩土工程学科由黄文熙院士于1952年创建。支部现有教师党员18人,博士生党员5人,其中,入选国家级人才2人次、省部级人才5人次。近年来,党支部聚焦“七个有力”要求,着力打造“工作机制优、支部队伍优、活动阵地优、工作业绩优、文化环境优”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五优三型”党支部,组织党员积极参与“良渚文明”申遗等志愿服务活动,相关工作事迹被《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重点报道。支部先后获评江苏高校先进基层党支部、江苏高校特色党支部、江苏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所在研究所成员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工作成果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挑战杯”竞赛全国二等奖等。近年来,学校党委树牢基层导向,以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为核心,以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
    6月29日,由地理与遥感学院主办的“成熙地理大讲堂”在我校西康路校区科学会堂二楼报告厅举行,法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Philippe Ciais作为开讲嘉宾,作题为《碳收支和碳循环不稳定的风险》的学术报告。校长杨桂山出席成熙地理大讲堂。杨桂山在致辞中对大讲堂开讲表示热烈祝贺,对Philippe Ciais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他阐述了河海地理学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地理与遥感学院成立一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效。他表示,以成熙为名设立成熙地理大讲堂一方面是向我国水文地理学家、中国湖泊水文学奠基人、河海大学教授施成熙先生表达崇高敬意,另一方面是以大讲堂为载体,为地理学师生和学者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平台,为服务国家“江河战略”和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河海地理人的智慧与力量。杨桂山还代表河海大学向Philippe Ciais院士颁发纪念牌。报告中,Philippe Ciais院士介绍了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后碳循环机制及全球碳收支的变化及驱动力,深入浅出地阐释低延迟的碳通量监测将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扰动陆地碳循环的过程,以及将这些过程纳入下一代地球系统模式中的必要性。报告内容详
    6月29日,新质生产力与“双一流”建设研讨会暨河海大学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在河海会堂举行。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民革江苏省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友陈星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校友张建云,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市委主委孙百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南京市鼓楼区委副书记、区长方靖,兄弟高校南京校友会负责人,河海大学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安徽及省内地市等地区校友会负责人,在宁各行业校友代表,学校各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出席大会。会上,唐洪武在讲话中指出,会议的召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重要指示精神,系统谋划提升服务行业与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路径和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奋斗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赋能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还对南京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祝贺,期望南京校友会在联络服务广大校友上多用情,在助力母校事业发展上多用心,在推动构建发展共同体上多用力,充分利用独特驻地优势,引领广大在宁校友以智
    近日,我校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张江江和南统超教授所在团队借助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一系列功能强大的数据同化方法,为复杂的非线性、非高斯数据同化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这些研究成果在水资源领域国际知名期刊《Water Resources Research》连续发表3篇研究论文。数据同化是一种将自然系统的观测数据与数值模型结合,以获得对自然系统更准确预测的方法。经典的数据同化算法,如集合卡尔曼滤波,基于线性的卡尔曼更新公式,适用于符合线性高斯假设的数据同化问题。然而,大多数地球系统过程是非线性和非高斯的,这使得传统数据同化算法在解决这些复杂问题时表现欠佳。针对这一不足,张江江等提出使用深度学习更新替代传统的卡尔曼更新公式,开发出一种名为“深度学习驱动的集合平滑器方法”(ESDL)。目前,ESDL方法已得到多个学者的应用,相关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Geo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等相关领域主流期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通过为深度学习模型提供
    6月24日,第五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在南京落下帷幕。我校参赛教师荣获佳绩。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龚艳获思政组特等奖,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曹杰获理科组一等奖,环境学院王龙飞获工科组二等奖,学校蝉联优秀组织奖。思政组特等奖获得者龚艳老师将代表江苏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本次大赛是全省引领性竞赛一级竞赛项目,由江苏省总工会、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主办,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承办,南京师范大学协办。为准备好本次比赛,学校工会联合教务处及参赛选手所在学院,精心筹备、周密部署、优化细节,做好竞赛培训、模拟试讲、组织协调、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牛菁)
    潮沟系统是河口海岸环境中典型的地貌单元,作为海陆间交换水、沙、营养等物质的重要通道,其规模和发育过程决定着潮滩湿地系统的稳定,并对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健康有着深远影响,被誉为滨海湿地的“血管”。潮沟系统的形态千姿百态,以往研究主要关注树枝状的潮沟系统,而鲜有针对平行潮沟的报道。其实,平行潮沟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种广泛分布的河口海岸地貌结构,该系统的各条潮沟具有规模相似、间距相等、走向平行且与岸线垂直等特点。特别地,这些垂直于岸线的平行潮沟可以在沿岸流主导的环境中产生。虽然平行潮沟系统分布广泛、特征鲜明,但目前系统性研究较少,其形成机制和演变规律尚不清楚。图1 全球范围内平行潮沟系统分布情况及典型形态特征我校师生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研究人员,通过遥感影像技术分析了全球的21处典型平行潮沟系统(图1),并结合海岸动力地貌学数值模拟对平行潮沟系统的形成与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遥感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平行潮沟与岸线近似呈现90°夹角(图2),夹角大小受到剖面地形、水动力、植被等环境因子在沿岸方向上的均匀性控制,其中潮滩剖面形态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陡坎型
    6月16日,水利部水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筹)在河海大学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司长倪莉,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建云院士、副主任唐洪武院士、相关委员,以及实验室主任许峰教授等出席会议。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主持会议。倪莉对实验室筹建以来取得的工作进展表示祝贺,她表示,实验室后续建设要重视与水利部其他部级重点实验室的错位发展,加强协作;要加快产出水利大数据关键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为数字孪生水利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重要成果转化,助力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唐洪武对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河海大学将在水利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实验室建设为契机,聚焦水利大数据前沿技术研究,加强重大原创成果产出,打造复合型创新领军人才,在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上作出应有贡献。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筹建期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实验室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张建云主持了实验室建设进展汇报和学术交流,许峰介绍了实验室建设进展。河海大学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实验室管理团队、学术带头人和部分科研团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科技处、计算机院)
    6月21日,校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的回信精神和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精神,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工作。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用实际行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中展现有力担当。会议要求,要持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着力培养更多国家紧缺型、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推动学科交叉与前沿创新,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创新发展新兴学科,培育壮大前沿交叉学科,着力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学科建设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要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策源地,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国家重大项目承接能力,产出更多具有先导性、原创性和突破性的重大源头创新研究成果,不断激发创新潜能、增强发展动能。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释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信号。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
    6月21日,我校隆重举行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河海大学杰出校友、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荣誉称号获得者王仁坤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典礼。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校长杨桂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副校长郑金海,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副校长陈达,副校长沈扬,各学院(系)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和5143名本科毕业生参加了典礼。沈扬主持典礼。校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为学生拨穗毕业典礼上,杨桂山发表题为《臻于卓越 澎湃未来》的演讲。他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各位毕业生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为毕业生们成长成才倾注无数心血的父母家人和教职员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说,四年前,同学们满怀激情,汇聚河海,用青春和汗水,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运动场上奋斗拼搏,为河海大学新百年历史,书写了一段《大哉河海奔前程》的篇章!四年后,同学们完成了从青涩到成熟的华丽蜕变,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卓越青年。杨桂山发表题为《臻于卓越 澎湃未来》的演讲杨桂山说,过去的四年,正是在同学们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下,学校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