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工院/水保院佘冬立教授带领的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科研团队围绕沿海盐碱地土壤微观孔隙结构演变与水盐运移过程模拟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在土壤领域《SoilTillage Research》《EuropeanJournalofSoilScience》《Land Degradation Development》以及应用数学领域《Chaos, Solitons Fractal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合理开发沿海土地可以缓解耕地短缺问题。由于沿海地区降雨蒸发过程强烈,加之海水入侵的影响,土壤干湿交替频繁,土壤结构演变与水土迁移过程具有鲜明特色,交互影响机制复杂。但土壤是一个“黑箱”,其内部可变的复杂微观孔隙结构和动态水文过程难以直接通过传统的物理技术和理论体系进行直接观测和定量化描述。该系列成果通过融合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分形几何学和波动分析法等理论方法,直观展示了土壤三维孔隙结构的演变规律,阐明了土壤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及其来源,并采用数学方法模拟预测了土壤水力性质及水盐运移过程。该系列研究可为沿海地区盐碱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