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近日,我校王卫光教授团队利用遥感观测数据和地球系统模型控制试验结果在全球尺度上探究了CO2间接影响在过去三十多年间的演变规律,并预估了在高排放情景SSP5-8.5下该影响的潜在变化趋势,进一步解析了土壤水分条件变化对CO2间接影响的内在调节机制。该研究成果以“Transition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indirect CO2effects on the vegetation carbon uptake”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大气CO2浓度的升高显著地影响植被碳吸收,进而引起陆地碳收支情况的剧烈变化。CO2对植被碳吸收的直接生理影响(即CO2施肥效应)呈现减弱态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CO2还会通过引起气候变化而对植被碳吸收施加间接影响,但其演化过程目前尚不明确且缺乏系统的定量研究。此外,鉴于陆地水循环与碳循环间的高度耦合关系,水文条件的变化在其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目前也没有清晰的认知。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我校王卫光教授团队同时利用遥感观测数据和地球系统模型控制试验结果在全球尺度上探究了CO2间接影响
    2月26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雷升祥总工程师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校长杨桂山出席座谈会。杨桂山对雷升祥总工程师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国铁建是全球最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在相关领域具有显著的行业领先优势。希望校企双方进一步深化对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推动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务实有效的合作。雷升祥表示,河海大学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双方长期以来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能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围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水工航道、地下空间等方面全面加强合作,共同谋划推进相关领域未来产业发展。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交流。(文/图 党政办 )
    王仁坤,本科、硕士均毕业于河海大学,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届中国大坝杰出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水电工程高混凝土坝分中心和地下工程分中心主任。工作近40年,王仁坤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内外20多座大、中型水电工程设计,主持攻克了300米级特高拱坝安全控制等数十项重大关键技术,支撑了由他主持设计的溪洛渡、锦屏一级、大岗山等特高拱坝巨型水电站的成功建设,创造了众多世界之最,代表了当今世界水电工程的最高水平。胸怀禹志守初心1979年,怀着要把错失的岁月弥补回来的雄心壮志,带着对改革开放的热切期盼,王仁坤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佼佼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位于江苏南京的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时,王仁坤很激动,“一个山区农民的儿子可以上大学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当时,村里人问他,考上什么大学时,王仁坤自豪地说“华东水利学院”。虽然初次结缘“水利”,但对于水利是干什么的?那时的王仁坤还是难以道明一二,朦胧地感觉大概是干与水相关的事。治水,来
    2月26日,新学期伊始,校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杨桂山深入一线开展开学检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陆国宾赴常州校区进行了现场检查。校领导先后来到教室、实验室、学生社区、食堂、办公楼宇等地了解相关方面的情况,对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给予了肯定。在听课间隙,他们与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等方面情况,并向师生们表达了新学期的良好祝愿。在检查过程中,校领导听取了相关单位负责人的介绍,对教学保障、校园环境、安全排查、食品卫生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并亲切慰问了在岗职工,勉励大家以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学期工作之中。各分管校领导分别检查了分管条线的开学准备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了现场检查。(顾建国)
    2月25日,河海大学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院士,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体中层干部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党外人士代表,二、三级教授代表,人才计划入选者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了会议。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以《把握大局 守正创新 谱写“教育强国 河海有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作主题报告,立足两个大局形势与要求,从建设教育强国、支撑行业发展和服务区域创新三个维度系统谋划,明确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他指出,一要守“国之大者”之正,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担当,强化学科为基、人才为先、资源为要、创新为重、育人为本的理念,以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教育强国建设。二要守“特色发展”之正,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先导,以一流学科为引领,深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三校区高水平内涵建设,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三要守“三位一体”之正,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通过“强化全周期支持,增强高水平人才支撑”“强化合作发展,提升资源拓展能级”“强化资源配置,提高集中力量办大事效能”“强化有组织科研,增强重大科技攻关能力”“强化协同交叉育人,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五大路径,系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四要守
    2月24日,我校召开干部教师大会。受教育部人事司委托,校党委书记唐洪武同志宣读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和教育部的任免决定:陆国宾同志任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达、沈扬同志任河海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陈达同志简历陈达,男,汉族,1978年1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中共党员。曾任河海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沈扬同志简历沈扬,男,汉族,1980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中共党员。曾任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办公室主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办公室主任、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河清海晏庆新春,祥龙纳福展宏图。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午,河海大学举办2024年新春团拜会,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学院领导和老师们来到西康路校区学生城三楼,与留校过年的40余名学生欢聚一堂,共话甲辰新春。郭继超代表学校向假期间坚守在学工、后勤一线的教职员工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向留校过年的学生送上新春祝福,并发放了龙年压岁包和暖心大礼包。“留校生活怎么安排?”“假期食堂怎么样?”“还有没有什么困难?”活动中,郭继超与留校学生亲切交流,悉心询问了假期安排、就业情况以及科研进展,并叮嘱同学们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过一个有序的春节;牢记安全意识,过一个平安的春节;经常和远方的家人联系,过一个温暖的春节。河海是一家,温暖你我他。学校无微不至的关怀、贴心优质的服务和真诚美好的祝福温暖了每一位留校学生的心,让他们感受到团聚的喜悦和亲情的温暖。他们纷纷表示,一定会牢记学校和老师们的嘱托,合理规划假期学习生活,并向领导、老师送上新春祝福。(学生处)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玉兔辞旧岁,龙腾跃新程。值此龙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谨向广大师生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向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我们奋力书写“强国建设、河海何为”的时代新答卷。扎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主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谋划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路径、办学治校的体制机制,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战场上,展现“河海担当”、贡献“河海方案”。这一年,我们勇毅开拓“优势引领、支撑互促”的办学新格局。围绕“江河战略”、“双碳”战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国之大者”,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高起点建设启用常州新校区,成立对接行业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十大学院,布局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加快构建一流学科引领、基础学科支撑、交叉学科赋能的高质量学科生态体系,积蓄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优势力量。这一年,我们同心共绘“改革赋
    水电是现阶段规模最大、技术最可靠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灵活性支撑能源。我校水文院冯仲恺教授长期服务水资源安全和能源安全国家需求,经过系统深入研究,近期在水库群发电生态调度方向完成系列研究成果。作为水库群调度领域最经典、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动态规划通过变量离散实现最优决策的递推求解,但其计算复杂度随系统规模增大呈指数增长、维数灾问题凸显。为此,构建了水库群发电调度近似动态规划方法(Approximate dynamic programming, ADP),利用长短记忆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对水电站复杂非线性动力关系进行动态建模(图1),而后将其嵌入动态规划多阶段递推方程实现降维求解,可以在保证发电效益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计算开销,有效缓解了动态规划维数灾难题,为水库群发电调度高效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框架。图1 ADP示意图[1]传统水库发电调度规则多基于历史数据和设计资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充分考虑水库群径流随机性、需求多变性等因素影响。为此,首先运用模糊聚类技术从关联因子中识别出典型调度模态,而后对各模态调度方案集合分别构建适用的孪生支持向量机模型,同时利用智能优化方法
    2月1日,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校党委书记唐洪武等校领导深入一线检查寒假工作,走访慰问了寒假期间坚守岗位的教职员工和留校学生,向他们送去了新春祝福。各分管校领导分别检查指导寒假相关工作,党委副书记孟新、副校长陆国宾、校长助理周语明参加慰问活动并专程赴江宁校区、常州校区慰问检查。校领导逐一走访了各校区门卫值班室、监控室、宿舍管理站、校医院、教育超市、高压配电房、学生食堂等场所,详细了解寒假期间相关工作的运行情况,与一线教职员工进行了深入交流,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嘱咐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确保安全。在与留校学生交流时表示学校将采取最有力举措,为留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全方位保障,希望同学们利用假期好好学习、认真研究。校领导的关心慰问让一线岗位师生员工备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绝不辜负学校的期望,一定会认真坚守工作岗位,做好学习研究,全力做好学校寒假期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姜爽)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