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我校海洋学院张帅博士与合作者撰写的题为“Thermal coupling of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 and Southern Ocean over the past 30,000 years”的论文在国际知名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该论文通过集成印太海区海温数据(图一)及气候瞬变模拟分析,揭示了全球变暖中暖池与南大洋热耦合的关键作用。图一 研究涉及的所有表层(圆点)、次表层(黄色五星)海温及热含量重建站位(红色五星)分布图从18世纪人们意识到地球的气候历史中存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以来,便产生了各种理论以解释过去冰期-间冰期的转变机制,如著名的米兰科维奇假说、热带驱动假说、西兰洲假说等等,理论中的气候强迫关键区从北半球高纬冰盖前缘逐渐移至热带海区和南大洋,但其中的一些关键过程和机理并不清晰。另外,对冰消期热带太平洋的气候态,特别是类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类ENSO)状态的认识并不一致。这些问题长期阻碍着古海洋古气候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图二 3万年以来的印度-太平洋暖池热变化与类ENSO演化本研究基于已发表的340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