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近日,河海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内陆河下游及尾闾湖泊生态水量与调度保障关键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我校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参加会议,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马浩主任、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樊博处长线上参加会议。郭继超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对各协同单位的支持与信任表示感谢,并表示学校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将积极为协同单位提供支撑和保障,确保项目高水平、高质量完成预定目标。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单位的合作,深化协同创新,夯实研究基础,探索新方法、新技术与新模式。会议成立了以邓铭江院士为组长,王浩院士、张建云院士、王超院士、倪晋仁院士、唐洪武院士、苏茂林正高、穆兴民研究员、郭春红正高、张新民正高、吴吉春教授、刘廷玺教授、谢涛会计师组成的项目咨询专家组。项目负责人董增川汇报了项目总体情况及实施方案,各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汇报。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明确,评测方法科学合理,项目组织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可行,风险分析和应对方案完整,一致同意实施方案通过论证。“西北内陆河下游及尾闾湖泊生态水量与调度保障关键技术”项目由河海大学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
    4月22日,我校举行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仪式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专题辅导报告会。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报告会,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师徐丙祥博士作辅导报告。唐洪武就《条例》学习和党纪学习教育提了具体要求。要将《条例》学习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把《条例》作为知纪明纪的必修教材和守纪执纪的行为准则,发挥好党员干部师生带头作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要充分利用好读书班这个载体,把读书学习贯穿于学习教育始终。要通过党纪学习教育激励党员干部师生发挥示范作用,形成共同遵守纪律、维护纪律的良好氛围,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要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高质量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要突出实绩导向,将学习教育与学校重大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学习教育的各项重点任务,确保取得预期实效,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纪律保证。会上,徐丙祥博士以“学习贯彻《条例》要求,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为题,详细介绍了《条例》修订的过程,深刻阐述了《条例》修订的重要意义。聚焦《条例》总则、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
    4月17日至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UNESCO IHP)主席团成员技术指导会议及水事家族会议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余钟波教授受邀参加会议。在IHP主席团成员技术指导会议上,余钟波教授做了发言。他指出,政府间水文计划就全球水科学、水教育与水治理需加强合作,以推动联合国涉水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在水事家族会议上,余钟波教授受邀加入庆典科学讨论会的咨询委员会。会议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Lidia Arthur Brito女士、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杨新育大使接见了余钟波教授。(陶柯宇)
    4月20日,由江苏省教育厅、青海省教育厅共同举办的“苏青协作就业促进行动”——江苏省青海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系列就业活动在我校西康路校区举行。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潘漫,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副领队、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胡宏,青海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宁栋,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出席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和专场招聘会活动。此次苏青两省携手举办“苏青协作就业促进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实践,对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将与青海省教育厅共谋协同发展,共商资源挖潜,共话就业育人。本次行动为两省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舞台、更好发展机遇,是携手创新与精准施策的就业育人,倡议在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和服务模式等方面提质增优共促就业。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系列活动,既是落实苏青协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青海毕业生就业的务实举措,通过就业协作,两地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本次招聘会招聘会共有100家用人单位参会,面向2024届江苏省高校青海籍毕业生、青海地区高校毕业生提供5500余个
    近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和比利时政府间科技合作专项“生物地貌耦合过程及滨海湿地生态韧性机制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咨询会)在我校召开。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参加会议。来自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海大学以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的专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方案合理,技术路线清晰,任务分工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同意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方案。本项目由河海大学和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牵头,联合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院(Royal Belgian Institute of Natural Sciences)、比利时自然与林业研究院(Research Institute for Nature and Forest)、比利时弗拉芒水利科学研究院(Flanders Hydraulics Research)等中比七家单位,聚焦关键生物-物理过程变化对滨海湿地演化、生态韧性和水鸟多样性的影响,旨在推动河口海岸学、水沙动力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交叉,支撑中国和比利时两国滨海湿
    近日,第三届苏鲁两地高校外语学院高层论坛在河海大学举办,苏鲁两地高校的50余名外语院系负责人参加此次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变革背景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方向和路径、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副校长郑金海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简要介绍了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近年来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将河海特色融入外语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着力推进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交流经验,着力推动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强外语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外语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主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结合各高校实际,围绕新文科建设与外语专业的危与机、外语专业课程思政与新形态教材建设、团队建设与教师科研能力发展、AI与大学外语教学融合四个议题分别做了发言,分享前沿动态,交流经验做法。专家学者认为,直面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外语学科要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将数字技术和智慧教学相融合,结合院校特色和社会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外语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需求。无论是专业建设、师资培育都要紧紧围绕
    水色作为水质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水体中各种成分的散射和吸收,被视为了解水质综合特征的重要参数。近日,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遥感团队开发了一种改进的Forel-Ule遥感指数(FUI)水色反演模型,在全色域范围内显著提高了MODIS卫星遥感反演FUI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湖泊和水库是内陆水体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多重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然而,全球水生态系统面临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国也存在水环境质量改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和不协调等问题,缺乏对湖泊现状以及变化的整体认识。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广域上的湖库水质监测是控制水体污染的关键,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地面水质监测测量精度高,但存在空间离散,代表性差等问题,遥感具有宏观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可以突破时空约束,在大区域湖库水质的长期、快速和动态监测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广域湖库水质的科学认知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改进的Forel-Ule遥感指数(FUI)水色反演模型,经过实测数据验证,表现出优异性能,为各类型湖泊长时间序列的FUI反演提供了可靠基础。新模型揭示了中国2000-20
    4月16日,河海大学举行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围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深入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学习会,校长杨桂山作了重点发言。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和重要拓展,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提高思想认识,凝聚改革共识,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更好地发挥学校高质量发展之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引领作用,以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增强学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使命担当。会议认为,河海大学要持续引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要把学校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要自主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专门拔尖创新人才,有序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加快发展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建设,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路径。要强化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功能,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发展需求,精准引育和集聚行业顶尖人才,打造一批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有组织开展跨学科研究,加强引领性战略性科技攻关,进一步提升水利行业
    近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国-加纳港湾保护与开发联合实验室CG-HCode”项目启动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河海大学副校长陈达参加会议。陈达代表承办单位在致辞中表示,河海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将为各有关协同单位积极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为联合实验室顺利完成项目目标创造良好条件。咨询专家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胡亚安院士、大连海事大学尤再进教授、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王科华水文专业总工程师及来自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University of Bradford、Loughborough University的教授等校外专家莅临指导,并听取了联合实验室项目负责人的项目汇报,并对联合实验室建设方案、技术攻关及应用、指标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来自中国、加纳、英国、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利比亚等国家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本项目由河海大学牵头,联合加纳University of Cape Coast,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中国港湾(科特迪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非中心,按照“联合共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4月14日,河海大学举办深圳校友会第十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校长杨桂山、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河海大学深圳校友会理事会成员,在深各行业校友代表,河海大学各地校友会负责人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出席会议。杨桂山以《凝心聚力、接续奋斗,谱写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篇章》为题作主题报告,与深圳校友共同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分析了高等教育的形势机遇和学校面临的挑战,明确了学校肩负的使命和发展目标,介绍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工作思路、实施路径和发展愿景。他说,深圳校友会及广大深圳校友聚焦服务校友、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在凝聚校友、资源拓展以及扩大母校影响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深圳校友会继续以情怀为纽带,不断创新校友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校友工作水平,持续强化校友会活动品牌效应,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河海智慧与力量。会议选举产生了河海大学深圳校友会第十四届理事会。会前举办了“传承与探索科技与发展”高峰论坛。河海大学深圳校友会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地方校友会之一,近年来,深圳校友会及广大深圳校友在深圳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