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日前,共青团中央对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集体、个人和项目进行通报表扬。河海大学获评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这是我校连续第十年荣获该项荣誉。今年暑期,学校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设置理论宣讲、发展成就观察、国家水网建设等15个实践专题,组织全校近千支团队、万余名师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广大学子走进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等各大流域,在水利建设第一线、经济建设主战场调研水情、考察国情,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开展科技支农、科普宣讲、志愿支教、文艺汇演等活动,在田间地头、群众身边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走进行业单位、走进生产一线,在实践中夯实专业技能、提升就业本领;投身抗洪抢险、转移受困群众,充分展现了河海人“天下有溺犹己溺”的挺膺担当。学校青马工程实践团入选团中央“井冈情•中国梦”专项活动,学生科协赴昆山科技小院实践团入选团中央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活动。此外,在2023年江苏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中,我
    近日,2023流域地理空间智能学术年会在河海大学举行。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耀林、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河海大学王船海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刘昌军所长分别做《实践驱动的智慧水利:水利专业模型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数字孪生流域模型平台开发与建设:以山东省沂沭河及大汶河流域应用为例》的主题报告。王船海以太湖流域为例,面对流域洪涝灾害、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相互交织以及涉水对象复杂、决策目标多样的实际建模难题,介绍了团队在构建自主开发水利专业模型平台,解决流域多尺度、多过程、多要素建模难题领域的原创研究成果,并以丰富的案例介绍了模型在全国智慧水利建设中的深入应用。刘昌军结合其主持的山东大汶河、沂沭河等重点流域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在数字孪生流域模型平台开发与建设领域的系列实践与思考,报告还介绍了今年他的团队与河海大学合作完成的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复盘的实战成果。工程研究中心还举行了建设管理委员会会议,参建单位就如何建设好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讨论与交流。会上
    12月23-25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河海大学考点工作顺利结束。23日上午,副省长赵岩赴我校考点检查研考情况,并考察了水力学实验室和水灾害防御国家重点实验室。省政府副秘书长徐华勤,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葛笑天、副组长黄华,省教育厅副厅长袁靖宇、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杨桂山、常务副校长李俊杰等陪同。我校共设置2个考区、5个分考点、166个标准化考场,4828名考生在我校参加考试。整个考试过程安全、平稳、有序,如期实现了“平安研考”的工作目标。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学校高度重视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校领导办公会专题研讨工作方案。成立考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考点办公室、考试巡视组、舆情管控组、系统工作组、考务工作组、试卷管理工作组、安全保卫工作组、医疗和保障工作组以及各分考点办公室,并协调公安、交警、医疗部门,将考务管理、试卷管理、舆情监测、巡视监督、安全保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各项工作做了精心安排。考试期间,学校成立考点指挥中心,确保第一时间会商研判处理突发事件,将“三无三稳三确保”的要求落地生根。精准培训,全面演练。考前,学校编写制定《考点
    赤子雄心 科技报国1923年8月17日,钱家欢出生在浙江湖州。位于太湖南岸、因太湖而得名的湖州,历史上深厚的耕读文化熏陶、崇文重教传统和朴实稳重的学风绵延传递,使得湖州不仅美丽富饶,而且人文荟萃。在中国历史上,每一百位进士中有一位是湖州人,每一百位状元中有两位是湖州人,因此民间早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二尚书”的民谚。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成长的钱家欢,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41年,18岁钱家欢中学毕业,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他放弃了舒适的家庭环境和就地深造的机会,报考已迁离杭州的浙江大学,选择了土木专业,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学业,而且与同学一起组成了进步组织“求是社”,发扬爱国主义和求是精神,互帮互助,建立了深厚的同窗情谊。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他从浙江大学毕业,进入在重庆盘溪的中央水利实验处(现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任职。1947年,钱家欢进入中央大学土木系任助理研究员,不久通过考试,获得了“官价结汇”留学资格,于当年12月赴美国深造。当时,现代土力学的创始人、美籍科学家Karl Terzaghi创立的“土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而以土木工程著称于世的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在土
    12月24日,我校举行纪念钱家欢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河海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杨桂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土木大类首席教授、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刘汉龙、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继超等出席纪念大会。杨桂山在致辞中说,钱家欢先生是我国岩土工程学科先驱,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奠基人。钱先生信念坚定,矢志报国,严谨治学,开拓进取,将毕生奉献给了新中国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在教书育人、科研实践和岩土学科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钱先生的事迹和精神不朽常留,我们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心系家国的精神品格,学习他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治学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潜心育人的胸怀风范。我们要以钱家欢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河海人为榜样,励精图治、开拓奋进,共同铸就河海大学新百年发展的新辉煌。刘汉龙作为钱家欢先生学生代表发言。结合自身求学经历,他深情回忆了钱家欢先生谆谆教导的点点滴滴,深切缅怀了钱先生躬身垂范、诲人不倦、奖掖后学的师者风范和崇高品格。钱先生热爱国家、追求真理、胸怀国际,为国家重点学科搭建奠定重要基础,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科研理念是广大
    12月19日,越南同奈省委副书记、省人大代表团团长管明强一行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亚洲处处长徐璐璐的陪同下访问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会见了代表团一行。郑金海对越南同奈省代表团将河海大学作为此次江苏行的唯一访问高校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历史上曾留下无数友好交往的佳话。河海大学一直以来将越南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国别,与越南交通大学等多所越南高校开展密切合作,并以“澜沧江-湄公河学院”为抓手,助力越南等流域国家水资源、环境、能源、农业协调发展。希望今后能够搭建双方青年人才在新兴和交叉学科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促进中越教育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管明强表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实力雄厚,尤其是南水北调等工程令人惊叹。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河海大学为越南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发展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期待未来同奈省与河海大学能够在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更多越南学生有机会赴河海大学学习和交流,为中越友谊发展和“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座谈中,越南留学生代表汇报了各自在河海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畅谈了对未来的学习规划。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23届全国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建造大师名单,我校校友潘伟、顾勇荣膺“全国水运工程建造大师”称号。潘伟,1990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一航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主持公司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和科技研发工作。顾勇,1992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现任上航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主持上航局工程施工技术、科技研发等工作。交通运输部2011年启动全国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评选,旨在培养我国水运工程建设领军人才。在已选拔出的22名全国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建造大师中,我校校友占据8席。
    日前,省教育厅公布江苏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奖结果,河海大学选送的作品分别参与朗诵展演、戏剧展演、舞蹈展演、器乐展演、声乐展演、艺术作品展、微电影、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角逐,共获得特等奖6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优秀创作奖5项,5件作品入围全国大艺展,获奖总数、特等奖数、入围国赛数均创我校历史新高、均位列全省高校最前列。其中,原创朗诵《纳百川,奔万里》、原创朗诵《跨越山海的传递》、民乐合奏《抒情变奏曲第三乐章》、原创舞蹈《南水北调》、原创合唱《情深似海》、美育案例《理工科高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高质量实践探索——以河海大学美育浸润行动为例》获特等奖。此外,我校民族乐团、舞蹈团、合唱团获评“省优秀大学生艺术团”,校团委书记、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朱乔获评“省优秀美育管理工作者”,冯浩翔、李佳盈等8名同学获评“省优秀大学生艺术团团员”,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河海大学紧扣“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展演主题,统筹资源、科学规划、强化管理、狠抓质量、追求卓越,各项作品集中展现了河海青年学子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行、与梦想同行的
    12月11日,中国水利学会水法研究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委书记、中国水利学会水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强,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江苏省水利厅副厅长、中国水利学会水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全林,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玉柱、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鲁胜力参加研讨会并致辞。来自法院、检察院、行政主管机关、行业企业和省内外知名高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孟新表示,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中,河海大学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全面加强水法治建设。她也期待专家学者们加强研究和跨学科合作,带动水法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吴强表示相关研究要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治水方针的指引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为中心、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系统治水观、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底线思维,整体性地对水事法律体系建设开展研究。韩全林对江苏省围绕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全力推进法治轨道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介绍。李玉柱对江苏法院在中国水政工作会议和最高人民法院关
    12月10日至13日,校长杨桂山应邀率团访问香港,参加2023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年会暨校长论坛并做报告。12月11日,来自38所成员高校的130位校领导及代表参加了2023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年会暨校长论坛。开幕式上,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致欢迎辞,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刘锦,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副局长丁少雄先后致辞。校长论坛上,杨桂山校长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水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实践》的报告。报告围绕智慧赋能传统学科创新发展、建设智慧科教平台、推进专业内涵数字化、创新教育教学新形态等方面介绍了学校作为行业特色高校,如何依托教育科技数字化转型之势,高质量开展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随后,杨桂山作为发言嘉宾进行了台前开放交流,与其他发言嘉宾及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港期间,代表团先后访问了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与两校就发挥高校间学科互补优势,加强学生培养、人才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合作交换了意见。访问期间,杨桂山还看望了部分在港校友。学校相关部门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