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近日,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校长杨桂山一行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开展调研交流,进一步巩固合作成效,拓展合作领域。副校长郑金海、副校长陆国宾、相关单位和学院负责人参加了调研活动。此次调研交流,是河海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在更高层次上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纵深推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相互支撑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自身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与各合作单位融合发展、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始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此次合作交流活动,学校将持续加强科教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科技创新协同配合,把学校的人才、科技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产业优势有效结合,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吸引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近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表彰第了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我校谢域海被授予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谢域海,大禹学院2020级水文水资源专业本科生,连续两年带队开展水域救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组织成立学院应急救援社会实践基地并担任负责人,团队获评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个人累计开展水域救援志愿服务800余小时,帮助群众万余人,救起落水群众40余人,获评河海大学“海韵风华十杰百佳”优秀学生、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2023年暑期,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投身“7·28”重庆潼南抗洪救援任务,在洪水中救起3人,成功转移群众210余人,运送物资5船,事迹获共青团中央、共青团江苏省委报道,用实际行动践行河海人“天下有溺犹己溺,此志毋稍弛”的铮铮誓言,展现了河海青年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自1996年以来已开展14届评选表彰活动。本届表彰注重选树在基层一线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组织和项目先进典型。先进典型展示了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志愿者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
    11月25日,第二届“国际青年河流对话”活动在我校举办。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李戈、全球水博物馆联盟执行理事艾瑞贝托·尤利斯、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在活动中致辞,中国水利博物馆馆长陈永明主持开幕式,中国水利博物馆和我校相关人员及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学生代表和观众来现场聆听河流介绍。本次活动以“河与和:探讨作为生命体的河流”为主题,首届“国际青年河流对话”河流使者马金戈主持河流对话活动。来自中国、奥地利、加纳和刚果的6位青年学生代表,围绕多瑙河、塔里木河、长江、钱塘江、登苏河和刚果河等各自所在地域的代表性河流进行了专题介绍,从历史文化、治理保护等多个视角生动讲述了河流对当地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分组对河流治理与城市发展、人类生活与河流健康、地方文化与河流三个议题进行了对话研讨。活动现场,由水文化专家、水利专家以及高校教授组成的评委对青年学生代表进行了提问和点评总结。最终,加纳学生Ebenezer Impriam Amponsah获得一等奖,中国学生华泽宇、刚果学生Nsonia Justielo获得二等奖,奥地利学生Gunnar Schritter、中国学生李若嘉、杜俊获得三
    12月1日至3日,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2023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地下水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南京召开。大会是由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资源能源教育分会、河海大学共同主办,以“全球变化与地下水循环”“地下水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地下水环境与保护”“工程地下水与控制”“地下水探测新技术新方法”为主题,来自全国50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200余位学者共聚一堂,就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相关的研究进行交流和讨论。开幕式上,校党委书记唐洪武院士和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鲁胜力分别致辞。唐洪武对我校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校友周创兵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致以诚挚的祝贺,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表示地下水是重要水资源战略储备,充分肯定了本次学术年会对于地下水科学的推动。鲁胜力强调了地下水对保障城乡生活生产供水、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系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了专委会对地下水科学的宣传和相关学科推动做出的贡献。在大会特邀主旨报告环节,南昌大学周创兵院士、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清波正高级工程师、东华理工大学孙占学教授、河海大学余钟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郭
    12月1日至3日,由我校承办的第四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在江宁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竞赛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袁驷,竞赛委员会主任、白罗斯国立交通大学Alexandr Shimanovsky,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存法在开幕式上致辞。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以及来自65所高校的700余名师生参加开幕式。孟新说,本届比赛的举办是力学界又一次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机会,河海大学将尽最大努力为各位专家和参赛队伍搭建一个高水平、国际化互动交流平台,为力学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袁驷表示,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的举办充分发挥了学科竞赛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提升、素质教育上的引导作用,对力学学科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Alexandr Shimanovsky介绍了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的情况。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是由俄联邦多所高校在2005年共同发起,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7届。河海大学自2019年起开始主办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竞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竞赛题目为英文,并要求用
    12月1日,河海大学举行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围绕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等专题开展了深入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学习会。会议表示,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为在新征程上做好学校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强化学习提站位,深学细悟、精研细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党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创新。要立足实际抓落实,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政治属性,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全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要聚焦重点求突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方面的要求,努力探索创新,进一步把学校相关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会议认为,全校师生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11月28日,河海大学银龄学习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期培训班开班典礼在闻天馆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江苏省银龄学习中心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凌元元和终身教育学院相关人员出席揭牌仪式。郭继超与凌元元共同为河海大学银龄学习中心揭牌。终身教育学院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银龄学习中心的建设情况和办学特色,并对未来办学方向和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和期望。河海大学银龄学习中心的成立不仅体现了河海大学在服务社会方面的责任担当,更是解决“银龄需求”,激发“银龄活力”,助力江苏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重要举措。第一期培训班面向校内外60余名学员开设国医养生和手机摄影两个培训项目。未来,河海大学银龄学习中心将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助力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美好愿景。
    11月29日,我校召开2023年度研究生导师培训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围绕立德树人职责和育人水平提升,共同探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校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李俊杰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内导师、兼职导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导师等1300余人参加培训。李俊杰以“立德修身担大任,德行并举育大才”为题作了讲话。他说,研究生导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导师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从涵养优良师德、完善管理模式、营造尊师重教等方面突出导师育人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导师育人水平。同时,他希望研究生导师们要珍惜导师身份,践行使命担当,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始终把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把学生发展记在心间;要立尺对标,抓细落实,严格落实“十不得”和“十不准”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培训会议分为“立德树人铸师魂”主题报告、“经验交流启新思”专项分享和“科学指导促提升”专题辅导三个阶段。优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导师代表、生态环境部
    11月28日,江宁区共青团“双百共建”展评活动暨第三次校地联席会在我校江宁校区举办。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江宁区委副书记张思明以及团江宁区委、驻区高校团委和院系、班级团组织负责人、江宁区街道、社区团组织负责人等近200人参加活动。展评活动现场对共青团“双百共建”工程中的优秀个人、优秀基层工作者、优秀实践团队和优秀共建项目进行了表彰颁奖,其中优秀代表进行了展示。参加活动的各高校院系、班级团组织负责人和街道、社区团组织负责人进行一对一交沟通流,并领取结对共建证书。共青团“双百共建”工程旨在进一步深化“社区有我 青春报到”行动,通过校地基层团组织结对,推动校地融合创新发展,进一步引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经济建设,不断增强社会化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汇聚青年力量、注入青春动能。(校团委)
    11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计划(UNESCO IHP)理事会第六次特别会议在法国巴黎UNECSCO总部召开,全体IHP执行局主席团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我校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UNESCO IHP主席余钟波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做开幕致辞。余钟波在致辞中指出,IHP-IX是一项重要的跨学科计划,呼吁加强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应对合作,齐心协力执行IHP-IX等相关行动,实现在变化环境下科学建立水安全世界的共同愿景。他还强调了IHP在促进多层次和跨学科对话方面行动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继续加强合作以应对未来复杂挑战,从而实现向所有人提供水资源的共同目标的殷切期望。IHP理事会会议是水文领域最重要政府间国际组织的高级别活动,负责国际水文计划的规划、项目优先级设定和监督项目执行。本次会议主要讨论了IHP执行局换届选举问题,理事国成员选举了IHP主席团、财务委员会、传播与外联委员会以及决议起草委员会成员。余钟波在本次选举中当选IHP执行局特派督导(Rapporteur)。会上,余钟波还总结了2021年以来履职主席期间的重要工作成果。(国重室)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