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10月16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研究生院院长Caroline Daley教授一行访问河海大学。郑金海副校长会见了来宾。代表团一行与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学院教师代表举行了座谈。双方均表示,两校合作历史悠久,在人才培养、国际科研项目合作和共同举办国际会议等领域成果丰硕,希望今后能够在更多优势学科开展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打造中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样板。随后,经过充分讨论,双方就合作开展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博士学位联授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沈鹤林)
    10月21日晚,2023年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揭幕战中,代表中国出战的河海大学1:0比分战胜代表阿根廷出战的拉马坦萨大学,取得了赛事的开门红。2023年国际大体联足球世界杯于今年10月21日-31日在晋江举行,来自全球的12支男队、8支女队将角逐最高荣誉。河海大学队落位A组,同组对手包括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学队(罗马尼亚)、拉马坦萨大学队(阿根廷)。10月25日下午16:00,河海大学足球队将继续代表中国对战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学。
    10月18日,河海大学-华罗庚高新区首届科技成果推介会暨人才项目路演活动在金坛举办。河海大学校长助理范新南,华罗庚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施顺,金坛区以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本次活动。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新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的科研技术人员围绕金坛区“五新”产业进行项目路演及成果推介,金坛区20余家企业、多家风投机构负责人参加路演活动。活动期间,学校代表还考察了长三角新能源科创港新建载体建设,并与施顺进行座谈交流,双方就共同推进校地研究院平台建设深入探讨和交流并达成共识。近年来,河海大学积极主动融入常州“新能源之都”“两湖”创新区建设实践,发掘新动能,汇聚新优势,进一步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和常州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做好校地融合文章,强化特色优势,与金坛进一步深化合作、集聚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及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贡献力。华罗庚高新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实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力打造金坛“最强增长极”之新引擎。河海大学也将以此次路演为契机,推进好的创新成果在高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产业技术研究
    10月13至14日,第五届水利水电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前沿青年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冯少东,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朱跃龙、江苏省水力发电学会理事长徐辉出席会议并致辞。江苏省科协学会学术部鲍张智副部长及我省水利水电行业200余名代表出席了论坛。主题报告环节,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洪春应邀作“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特点及建设技术”报告。他介绍了句容抽水蓄能电站的三大建设技术,其中地下厂房工程技术建设总结形成了“先行防渗、超前排水、科学论证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应用监测及数值仿真分析成果优化设计指导施工、注重地质缺陷勘探及处理”等围岩变形综合控制技术。而输水系统首次采用全钢衬(引水系统+尾水系统),有效解决溶蚀裂隙、渗漏问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时强应邀作“复杂条件下高土石坝泄水建筑物水力安全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报告。南科院相关团队在苗尾水电站工程建设中提出了紧凑相邻、高低错位、兼顾融合的枢纽布置格局;还提出了多孔共槽水翅消除技术-差动坎消能工-变坡掺气坎衔接型式的宽溢洪道布置方式与水力控制技术;创新提出了基于水力阻力均衡方法的顶部设置消涡
    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河海大学将“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作为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提升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工程企业在多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学校把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硬联通”作为务实合作基础,把科学研究和标准编译“软联通”作为深度融合方向,把人才培养和人文交流“心联通”作为情谊交融重要纽带。垒台夯基 东西交汇 加快“硬联通”河海大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大型水利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开创共赢、共担、共治的合作新模式,为促进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出积极贡献。以水为媒,赋能澜湄。河海大学相继为柬埔寨甘再水电站大坝和老挝南欧江水电站提供监测资料分析及大坝安全评价,根据大坝变形、地基渗流和大坝混凝土内部监测资料的分析成果,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提出改进建议;为柬埔寨西哈努克1200MW液化天然气电站配套LNG码头项目进行波浪数学模型试验,研究工程位置波浪条件。港口联通,造福西非。河海大学专家团队建立西非海域水动力数据集,发现西非海域海浪谱的双峰特征,为非洲西海岸港口建设和海岸防护提供了宝贵数据资料;通过阐明非
    10月18日,江苏省百校联动就业活动暨河海大学2024 届毕业生秋季专场供需洽谈会在我校江宁校区举办。校党委副书记郭继超,学校相关部门及各学部(院)负责就业工作的负责人到场看望了用人代表和求职毕业生并作现场交流。来自京津冀、珠三角、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地区的360余家单位参加了本次招聘会,提供了涵盖水利、土木、环境、管理、地质、材料、商科、能源、电力、思政等本硕博专业的3万余个岗位。扬州、泰州、滁州、金坛市四地市人社部门携当地企业组团参与本场招聘活动。洽谈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3000余名学生现场参与,用人单位现场与千余名学生初步达成就业意向。招聘会现场专门设置了简历指导、生涯辅导、基层就业资助政策咨询、入伍政策咨询、毕业生权益保护咨询等多处公益性服务展台,邀请了校内外专家现场提供求职技能服务,为参会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指导,并为毕业生提供免费证件照拍摄,帮助学生更好求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河海大学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抢抓秋季促就业工作关键期,在引导就业思想健康适宜上下
    10月15日,在第43个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第五届河海大学丰收节开幕式暨“国家粮食安全与灌区现代化建设”主旨报告会在江宁校区举行。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原司长高俊才,河海大学原校长徐辉,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姚彬以及来自江苏省水利厅、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江苏省水利学会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活动。孟新在致辞中表示,河海大学丰收节是发挥水利优势学科与涉农学科交叉、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推进涉农学科内涵式发展和专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我校作为非农林类高校开展耕读教育的重要载体。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水利是农业命脉,灌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水安全及生态安全,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是河海大学涉农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目标。她希望师生们坚守初心、强化使命、发扬科学报国传统,拓展学科领域,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江苏省水利学会农村水利专业委员会主任、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院长陈菁在致辞中说,河海大学丰收节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教育和劳动
    10月14日,江苏省法学会工程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江苏省法学会副会长欧阳本祺,江苏省法学会工程法学研究会会长于立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法院、检察院、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律师事务所和省内外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年会。孟新对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河海大学法学教育历史悠久,在探索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协同发展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应社会之需,结合工科优势,拓展交叉领域,成立工程法学研究中心,已成为国内此领域重要研究力量。面对工程法律问题不断涌现的新形势,期待各位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和跨学科合作,共同探讨工程法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引领工程法学深入探索,为我国工程法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和方向。欧阳本祺对河海大学提供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工程法学会的研究中要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坚持服务大局,建言法治实践;加强工作创新,促进提质增效,最终进一步集聚资源优势,注重法学研究成果转化。于立深对河海大学的支持、江苏省法学会的关心表示感谢,并介绍工程法学研究会接下来研究中将关注法学在学科内外的多层次
    10月8至14日,我校举办2023海峡两岸水利及海洋学术交流营活动。本次学术交流营的参与人员包括成功大学、高雄科技大学、嘉义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宜兰大学、中兴大学、中央研究院等8所我国台湾高校与研究机构的14位教师和13位学生,以及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等7所大陆院校的36位教师和26位学生。本次学术交流营的活动分为学术讨论与技术考察两大环节。其中学术讨论环节包括2场主题报告、20场学术研讨报告、两岸学生共同参与的专业课程学习与20个海报交流、两岸教师的学术座谈。两岸的师生们就河流海岸动力环境、国际航运及港口物流、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海岸海洋防灾减灾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10月13日,交流营师生在长江南京段岸线进行现场技术考察,对长江大保护的理念、措施与成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与更深入的了解。本次交流营既促进了两岸同胞在水利与海洋领域的学术交流,又增进了高校师生的友情。本次活动是河海大学以“悠远海岸,永续向前”为主题举办的第四次海峡两岸学术交流营,前三次分别于2008年、2013年和2019年在我校举办,共计300
    10月17日,校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工作安排。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全校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深刻学习把握一以贯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长江经济带的重大发展成就、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用实际行动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立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努力为安澜长江建设贡献河海智慧和力量。要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瞄准长江治理中重大关键科技问题统筹开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为支撑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要充分发挥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的作用,切实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要进一步加强智慧水利研究与建设,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支撑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创新产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