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10月15日,河海大学水文78级校友在入学45周年之际向学校捐赠大型国画红木屏风,捐赠仪式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图书馆举行。河海大学副校长陆国宾、78级水文专业校友出席活动,仪式由河海大学校长助理、常州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语明主持。陆国宾代表学校向来自全国各地的78级水文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校友向母校捐赠国画屏风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向校友介绍了学校发展总体情况、新校区建设和发展规划以及水文水资源学院近年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他说,学校和学院发展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关心与支持,感谢校友们一直以来服务祖国经济社会建设、关心支持母校事业发展,期盼广大校友与河海师生携手共进,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张建云院士作为1978级水文专业校友代表,深情回忆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点滴,为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倍感欣喜与自豪。在入学45周年之际,他们以捐赠屏风的方式表达对常州新校区正式启用的真诚祝贺以及对学校的深切感恩之情。同时,他代表校友们共同祝愿学校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同时,祝福水文与水资源学院越办越好。陆国宾和张建云共同为国画屏风揭幕,陆国宾向校友代表张建云院士颁发了捐赠证书。相关单位和学院负责人、部分师生代表
    10月13日,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一行访问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河海大学校长助理、常州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语明主持座谈会。金坛区和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周语明介绍了河海大学的整体情况及常州校区的具体情况。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健向大家介绍了华大集团及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的相关情况。双方围绕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未来学科、联合培育人才等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华大集团是专注基因科技、精准医疗等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知名机构,集团业务涵盖华大基因、华大智造、华大万物等经营性业务板块和华大教育中心、生命科学研究院等非盈利性业务板块,与国内外数十所知名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2022年,金坛区与华大集团共同成立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座谈会前,华大集团一行参观了常州新校区。(王向菊)
    青藏高原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有近60%面积被高寒草地所覆盖,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生产功能,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域。近四十年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受气候变化和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局部发生退化,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效益与农牧民生计。因此,在青藏高原区域尺度上评估高寒草地的放牧强度及阈值,为气候变化下的可持续放牧划定强度红线是实现草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已有大量学者在青藏高原开展了定点实验,在局地尺度评估放牧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然而,区域尺度上长时间序列放牧强度的评估、气候变化与放牧耦合下草地退化状态的识别与预警尚缺乏深入认识。我校地理与遥感学院朱求安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王艳芬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陈槐研究员等,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青藏高原草地放牧框架模块,并将其整合到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中;通过该模型的情景模拟,同时考虑气候变化和不同放牧强度条件,估算了导致青藏高原草地极端退化的潜在放牧强度阈值,并应用该阈值识别及预警受退化威胁的草地区域。论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基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净初级生产力估算了引发草地极端退化的
    2023“青年与海”全国大学生滨海运动嘉年华之中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于10月8日至13日在浙江宁波象山举行。河海大学帆船代表队在J80帆船项目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河海大学帆船代表队由河海大学与南京风之曲帆船俱乐部共同组建,船队成员分别是:陈昕然、王冠宇、张馨月、周宇、生国钰。其中,担任本次团队船长兼舵手的陈昕然从小学习帆船,有着在各项国际国内帆船赛中登上冠军领奖台的骄人履历,其余成员均是新人。在备赛阶段,团队制定详细训练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备战。在决赛阶段,河海大学帆船队首次尝试使用球帆,凭借团队合作与拼搏精神,连续突破自我,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据悉,本届中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以亚运会为契机,参赛的16支队伍经过抽签分为A、B两组,各组预赛前4名进入决赛,赛程长、赛制紧的特点十分考验运动员的耐力和教练员的应变能力。帆船运动本身具有海洋属性、团队属性和创新属性,河海大学帆船队初次参加全国性赛事,就展现出了直面风浪、敢于冒险、不怕挫折的精神,也体现了河海大学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校园文化。(体育系)
    浓浓母校情,殷殷学子心。2023年校庆月,学校举行校友返校系列活动。今年的主题是“星辰大海·再遇河海”,各学院通过组织秩年校友返校、校友讲堂、校友座谈、校园参观、校友产学研合作、校友捐赠等活动,喜迎学校建校108周年,一批批阔别已久的校友重回学校,欣赏金秋校园美丽风光、汇报校友成就,交流学校发展变化,游子载誉归来成为了河海校园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在校友座谈会上,学校各级领导、老师们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欢迎,并介绍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的进展以及校友相关专业的发展、学生实习、就业等情况,希望校友们继续发扬母校优良传统,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争做校友联络员,母校宣传员,助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校友们也纷纷回顾在河海读书的美好时光,分享成长感悟,并表示,母校的求学生涯终身受益,欣喜母校的发展与变化,希望未来进一步加强与母校沟通交流,主动融入,积极服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校友力量与智慧。久别重逢,回首芳华。校园是校友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太多青春记忆与无限美好。校友们重返校园,图书馆、校史馆、教学楼……每一处场景都写满昨天的故事与今天的期望,校友们与师弟师妹们跨时空交流,
    10月9日上午,我校召开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跟踪检查工作进点会。检查组组长、东南大学任卫时处长及检查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校长杨桂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孟新主持。杨桂山从切实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多措并举督促整改、分类施策完善内部治理等方面详细汇报我校审计整改工作的情况,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教育部审计整改工作,已对本次审计所揭示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优化流程等举措,防范风险,举一反三,欢迎教育部检查组提出宝贵意见,全面提高学校依法治校和科学化管理水平。任卫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通过本次检查,协助督促学校进一步解决问题、强化审计整改责任,促进被审计单位优化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坚持问题整改的规范化标准,从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视角判断是否完成审计整改。三是明确本次整改检查的范围和方式方法以及检查组的工作纪律,希望学校以此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孟新进行总结并表示,认真听取检查组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诚恳的态度,积极配合,协同
    10月10日,石河子大学校长代斌一行到我校调研新校区建设工作。河海大学副校长陆国宾,校长助理、常州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语明等出席调研活动。陆国宾对代斌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总体情况和常州新校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学校相关部门从新校区建设背景与历程、新校区概况与布局、校园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管理、新校区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向代斌一行进行了系统介绍。代斌在交流中说,此次调研旨在学习河海大学新校区规划建设运行中,在校地合作、学科布局、校园规划和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河海大学在新校区规划建设、运行中的先进理念和成熟模式,对于石河子大学新校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会谈前,代斌一行参观了新校区。(王向菊)
    近日,信息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分布式计算与系统研究所在非易失性内存文件系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设计实现了一种新型非易失性内存文件系统FlatFS+。FlatFS+在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层面充分挖掘非易失性内存硬件的潜在优势,提升了文件元数据的性能。非易失性内存作为下一代信息存储的核心技术,既具有类似 DRAM 内存的性能与硬件特征,如纳秒级别的访问延迟、高内存带宽(10GB/s)、支持内存控制器字节寻址,又具备类似于硬盘所支持的数据持久性存储,其优异的硬件特性为构建面向海量化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高性能文件系统提供了新的机遇,已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存储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传统基于目录树的文件系统命名空间架构在高速持久性内存设备上主要存在两方面的性能问题:(1)高软件延迟的文件路径行走;(2)低效递归的命名空间目录树遍历。这两个问题严重制约了文件元数据操作在高速非易失性内存设备上的性能。图 1. 非易失性内存和FlatFS+文件系统架构论文工作聚焦上述两个关键问题,充分结合非易失性内存字节寻址、低延迟、高带宽的设备特性,以软硬件适配为技术途径,首次将平坦式命名空间引入到高性
    9月28日,江苏省流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授牌仪式在我校举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孙轶,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纪委书记唐晓虎,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河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所长郑大俊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陈先红教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教授,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利部水利风景区专家库成员王凯教授,以及水利部、省外事办公室、河海大学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唐洪武在致辞中表示,河海大学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学校在流域文化传播上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厚积淀。上世纪90年代,学校建设了新闻与传播学学科,在水环境、水科技、水文化传播和水利舆情监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和创新性突破,为流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丰富了载体和力量。此次学校建立流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是学校把握发展机遇,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着眼水安全、水文化战略全局,统筹流域研究力量,丰富流域治理与文化研究,讲好流域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河海力量的创新举措。孙
    近日,缅甸海事大学副校长Sanda Naing教授一行访问河海大学,郑金海副校长接待了来宾。郑金海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在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表示,缅甸作为湄公河沿线重要国家,希望能够加深双方在水资源、环境、能源、农业教育等领域内的交流,建立更广泛的学术资源共享合作平台,打造“澜湄教育命运共同体”。Sanda表示,作为河海大学毕业生,对母校有着天然的亲近,并且感谢母校为缅甸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希望河海大学能够支持双方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提升湄公河国家水治理能力提供更多智力和科技支撑。座谈中,双方就线上课程资源共享、学位联授项目等达成合作意向。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和教师一同参加座谈。(沈鹤林)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