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9月28日,江苏省流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授牌仪式在我校举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孙轶,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纪委书记唐晓虎,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河海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所长郑大俊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陈先红教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郑晓云教授,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利部水利风景区专家库成员王凯教授,以及水利部、省外事办公室、河海大学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唐洪武在致辞中表示,河海大学因水而生、缘水而为、顺水而长。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学校在流域文化传播上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厚积淀。上世纪90年代,学校建设了新闻与传播学学科,在水环境、水科技、水文化传播和水利舆情监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和创新性突破,为流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丰富了载体和力量。此次学校建立流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是学校把握发展机遇,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着眼水安全、水文化战略全局,统筹流域研究力量,丰富流域治理与文化研究,讲好流域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河海力量的创新举措。孙
    近日,缅甸海事大学副校长Sanda Naing教授一行访问河海大学,郑金海副校长接待了来宾。郑金海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在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表示,缅甸作为湄公河沿线重要国家,希望能够加深双方在水资源、环境、能源、农业教育等领域内的交流,建立更广泛的学术资源共享合作平台,打造“澜湄教育命运共同体”。Sanda表示,作为河海大学毕业生,对母校有着天然的亲近,并且感谢母校为缅甸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希望河海大学能够支持双方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提升湄公河国家水治理能力提供更多智力和科技支撑。座谈中,双方就线上课程资源共享、学位联授项目等达成合作意向。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和教师一同参加座谈。(沈鹤林)
    9月26日,由河海大学、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江苏省地质局、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海岸侵蚀防护与生态修复”专题研讨会在盐城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伊恩·汤恩德、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副司长褚骏、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陈小卉等百余位嘉宾参加了专题研讨会。陈小卉在致辞中指出,全球变化背景下,海岸侵蚀问题愈发严重,威胁着国土安全、海岸工程设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多方面,对沿海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挑战,希望本次专题研讨会产出丰硕的专业成果,为海岸带可持续管理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研讨会上,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蔡锋所长围绕“基于云模型理论的中国海岸侵蚀脆弱性评价”,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研究中心陈炜博士围绕“河口系统修复的水动力-地貌-生态耦合模拟”,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季永兴总工程师围绕“长江口北支上段生态基底演变与保护效果”,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哈维尔·桑切斯博士围绕“三角洲修复的水动力-地貌-生态耦合模拟”,河海大学周曾教授围绕“江苏海岸侵蚀现状与生态防护技术”,以及英国皇家工程院伊恩·
    近日,第二届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和“十佳研究生团队”揭晓,我校能源与电气学院博士研究生普月获“十佳研究生”荣誉称号,马克思主义学院“小河马”理论宣讲实践团获“十佳研究生团队”提名奖。普月同学以“电力科研反哺、服务乡村振兴”为初心,连续9年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在8省、19市、5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累积近200次,为当地中小学20多个班级、近千名学生讲授10余门课程,曾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特等奖、河海大学党员标兵等30余项荣誉表彰,优秀事迹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20余次。马克思主义学院“小河马”理论宣讲实践团自2015年9月成立以来,从甘肃黄河滩、三峡移民村、淮河入江口到南京燕子矶,从校园到社区,从企业到乡村,足迹遍布全国15省23市,累计宣讲500余场次,累积志愿服务时长超过8500小时,累计行程万余公里,受众达30000余人次。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长期组织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养成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勇于挺膺担当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俞晨)
    9月25日-28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年江苏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决赛在宿迁举行。河海大学获特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特等奖数、获奖总数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本次比赛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分别开展专职团干部专项赛、兼挂职团干部和青年教师专项赛、思政课教师专项赛和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在专职团干部专项赛中,校团委副书记房阔老师获得特等奖,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闫蕴琦老师获得二等奖。在兼挂职团干部和青年教师专项赛中,能源与电气学院董文伟老师获得二等奖,机电工程学院刘得存老师获得三等奖。在思政课教师专项赛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广越老师获得二等奖、何瑶老师获得三等奖。在基层团支部书记专项赛中,商学院2021级本科生邝素娴同学、法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曾幸婷同学获得特等奖,商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冯晨同学获得二等奖,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田梦婷同学获得三等奖。本次比赛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聚焦主
    9月27日,我校举行了第34期新进教职工岗前培训开班仪式。校长杨桂山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仪式由常务副校长李俊杰主持。杨桂山表示,加快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他说,新进教职工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将国家战略、教育使命、学校事业和个人成长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他希望,新进教职工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强国建设使命。要传承河海文化和河海校训精神,勇挑高质量发展重任。要牢记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李俊杰说,青年教职工是学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承载着学校的发展和未来。新进教职工岗前培训目的在于加强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尽快提高新进教职工教育教学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希望新进教职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心系“国之大者”,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持续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期岗前培训共有153名新进教职工参加,将持续两个月时间,通过校本集中培训、省网络课程培训、条线专项培训、个人自学相结合方式开展。校本
    有一种精神,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9月27日晚7时,“道德的力量”——新时代江苏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事迹巡演走进河海大学。台上,表演者们用心演绎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的故事;台下,观众们深深陶醉在精彩的文艺演出和典型们的先进事迹中。本次巡演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主办,省广播电视总台、河海大学、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共同承办。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总经理陆峰,江苏省文明办副主任尤健,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市文明办主任经地生,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郭继超等领导出席活动。12名来自南京市各行业的道德模范和好人代表,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兄弟高校和我校的师生代表近800余人来到现场,几十万人通过直播方式,一起参加了这场特殊的“思政课”。演出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涌现出的道德模范与中国好人事迹为素材,运用歌舞、快板、朗诵、戏曲、情景短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周维忠、殷志兰、严慧、王爱东、李爱云、吴锦泉、邱海波、钱七虎、叶聪等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
    9月26日,首届长三角科技智库大会在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举行。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出席大会并讲话,江苏省委副秘书长仲红岩,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过利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张建云,上海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倪前龙,江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方胜昔,安徽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旭,浙江省科协二级巡视员戴力,安徽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曾凡银,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教育部特聘教授刘志彪,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河海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成长春,河海大学原副校长、生态文明建设与流域保护研究院首席专家张兵出席开幕式。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开幕式由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过利平书记主持。张爱军在讲话中指出,举办长三角科技智库大会,对于团结凝聚三省一市的科技智库力量,加强科技战略、政策和机制等方面的协助,更好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张部长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坚持目标导向,进一步提高站位,共同为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愿景贡献智慧力量;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进一
    9月25日,我校举行2022-2023学年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校常务副校长李俊杰,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出席仪式并给荣休教职工代表颁发荣休纪念证书。来自教学、科研、管理等各类岗位的荣休教职工代表和新入职教师代表参加了荣休仪式。李俊杰代表学校向全体荣休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说,荣休仪式饱含着学校对每一位荣休教职工真挚感情,蕴含着河海师道薪火传承、绵延不绝的深意。他表示,荣休教职工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个领域,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蕴含着各位荣休教职工几十年来的心血和智慧,都是大家不懈努力的成果。他希望新入职的教职工要学习荣休教职工的优秀品质,将个人成长与学校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攀高行远,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中,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国家更多的培养一流人才。荣休教职工代表、力学与材料学院杨海霞教授作为代表之一发言,她入职河海任教已经整整40年,杨老师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每一次荣誉和肯定,都离不开学校的关怀和鼓励,离不开前辈、同仁的指导和帮助,她心怀感激。她寄语青年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
    9月22日至24日,第九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智慧水利与安全工程论坛在河海大学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智慧水利与安全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郝洪、江苏省水利学会理事长叶健、国际大坝委员会抗震专委会主席马丁.维兰德、河海大学校长杨桂山等参加此次会议,开幕式由河海大学副校长陆国宾主持。杨桂山在致辞中表示,资源与能源开发及环境保护为国际水利、土木工程界共同关注的主题,特大灾害和重大工程安全对人民生命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等造成重大影响。他期待能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搭建起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推动智慧水利发展和智能化安全工程建设,推动全球水利与土木工程领域的高质量创新与发展。会议特邀了王复明,张宗亮,郝洪,马丁.维兰德,中国电建集团首席科学家张春生,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科技创新部原主任李文伟,郑州大学副校长胡少伟,河海大学顾冲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宋崇民,悉尼科技大学吴成清,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刘志明,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小毛,武汉大学周伟,河海大学陈达等14位业内专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