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近日,河海大学水文院博士一年级水务工程专业研究生林鹏在导师杨涛教授指导下,在国际期刊《Nano Energy》上发表了题为“Ion Transport Channels in Redox Flow Deionization Enable Ultra-high Desalination Performance”的论文,揭示了苦咸水资源利用技术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然而,内陆地区通常广泛分布着苦咸水资源,并且储量丰富,因此,苦咸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正在成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电化学脱盐技术在原水利用率方面优势显著,尤其适合中低盐度苦咸水淡化。其中液流去离子(Redox Flow Deionization,RFD)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效电化学脱盐技术,其低能耗、高脱盐效率的特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原水在脱盐过程中电导率降低,不可避免地引起RFD模块电阻增加,从而降低脱盐速率、增加比能耗,限制了脱盐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针对该问题,林鹏在导师杨涛教授指导下,提出了一种在RFD模块中构建离子
    9月27日,由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河海大学协办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专题培训班开班。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任吴宏伟、河海大学校长徐辉、水利部人事司人才与培训处处长项新锋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吴宏伟主持。仪式上,徐辉介绍了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基本情况,对水利部和行业各有关单位对河海大学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李国英部长就水利事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对河海大学提出了“巩固、延展、超越”的六个字要求,对水利高等教育寄予殷切期望,河海大学将按照李国英部长的要求,切实加强各方面工作,大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项新锋介绍了水利部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方面所做的工作,强调了本次培训班举办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学员珍惜培训机会,对培训纪律和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主任王新跃为培训班上了题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第一讲。共有来自各省水利厅(局)和各流域水利科学研究院,以及相关高校和院所的46名领导与专家参加此次培训,培训班为期3天。参训学员将围绕“十四五”水利科技创新规划解读、科学普及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介绍、科技成果转化的合同法问题以及科技
    9月28日,我校举行第33期新进教职工岗前培训开班仪式。校党委书记唐洪武代表学校向新进教职工表示热烈欢迎并提出期望。校长徐辉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常务副校长李俊杰主持开班仪式。唐洪武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关系着学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在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学校奋进“十四五”、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青年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内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国家战略、教育使命、学校事业和个人成长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进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在服务国家水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创新!徐辉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不断健全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实施多元评价体系,不断激发教职工队伍的内生动力;坚持不断健全人才引育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他要求新进教职工要勇担使命,助推一流建设;要修德敬业,培育一流人才;要学思践悟,锤炼一流本领。他希望新进教职工要传承和弘扬河海老一辈名师大家的优良作风和育人传统,
    9月28日,河海大学举行2022年重阳节敬老祝寿会,为离退休老同志庆祝佳节。校长徐辉出席祝寿会并致辞,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许峰主持大会。徐辉向老寿星们致以节日祝愿,向老同志们通报了学校今年在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的可喜成果,并重点介绍了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华东水利学院建院70周年和严恺院士诞辰110周年等活动筹备情况以及常州新校区建设情况。他表示,学校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水利事业的总体要求,深刻理解行业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望,全力加速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希望离退休老同志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工作,继续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起见证新时代学校取得的新成就!许峰对离退休处和各学院关心老同志的退休生活,为老同志参与学校建设创造有利条件的做法予以肯定,要求各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老同志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用心用情为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满足老同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老同志
    9月23日到9月24日,2022年中国水文地理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变化环境下水文地理研究新范式重构”。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周成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张甘霖研究员,河海大学校长徐辉,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静洁研究员等参加了开幕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中国地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一处熊巨华处长在线参加了开幕式,本次开幕式由河海大学副校长董增川主持。开幕式上,徐辉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水文水资源问题是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短缺与污染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水文地理学是解决水文水资源问题的重要基础学科,是解决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支撑。河海大学在传统的水文学及水资源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以水文地理学、水利GIS、数字流域为发展重点,坚持理工结合,建设具有河海特色的地理学科,这是学校重点关
    9月27日,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任吴宏伟一行来校调研。校长徐辉参加座谈会,副校长郑金海主持会议。座谈会上,徐辉对吴宏伟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长期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扎根水利行业,坚持围绕国家战略、服务行业需求、提升办学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整合打造涉水科技平台、高端智库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服务行业的能力和贡献。吴宏伟介绍了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的机构设置和业务职能,他表示,河海大学在人才、科技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希望双方聚焦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在人才培养、平台构建、推广应用以及重大项目组织、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加强合作,为水利高质量发展共同发力。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科技处)
    9月27日,中国水利报社李国隆社长一行来校调研。校长徐辉参加座谈会。徐辉对李国隆社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基本情况。他强调,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始终坚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主动服务行业发展,不断提升办学特色优势。李国隆对学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宣传阵地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与学校共同探索人才培养合作新模式,依托新媒介、新渠道联手搭建宣传平台,进一步提升双方服务行业发展水平。校内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此次座谈。会前,李国隆社长一行还参观了校史馆。(文/毕娟)
    近年来,后勤党工委、后勤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纵深,认真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和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后勤党工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以深化后勤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服务效能为重点,以师生认可满意为目标,全力以赴做好后勤管理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围绕中心强化使命担当切实担当主体责任。后勤党工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谋长远、保落实”的作用,推动管党治党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把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始终做到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力履职尽责,强化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斗争中,后勤党工委高度重视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切实承担起医疗防治组、后勤保障组的责任,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使命化为行动,在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的同时,加班加点、不分昼夜,连续奋斗抗击疫情,累计开展疫苗接种5万余人次,组织完成各类核酸检测总人数近30万人次,
    近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施国庆教授作为联合通讯作者、徐隽倬博士作为共同作者,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矿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张锐连博士、Sandy Worden博士、John Owen教授等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Nature子刊)上发表了题为“Social Stability Risk Assessment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的论文,揭示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新进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已成为中国各行各业评估大型开发项目潜在风险的主流政策工具。在本研究中,使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政策数据集(2003-2020)和省级经济竞争力数据集(2019-2020)来量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政策对中国31个省市经济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为了支持省内高经济竞争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政策必须围绕解决社会稳定问题和解决特定行业(例如资源)中特定问题(例如污染)来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政策仅包括这些因素之一或关注政府官员绩效评估会导致经济竞争力低下。图1. 社会稳定
    近日,首届中国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全国总决赛比赛结果公布,由我校杨高升、蒋一波老师指导,胡梦柳、曹俊一、胡涛、杨洋等研究生合作撰写的案例——《“系统治理,长治久安”南京市莫愁湖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总排位第4名)。本次大赛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赛事分为参赛单位内部选拔、区域晋级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我校参赛作品经过层层选拔,从华东区晋级赛61支队伍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江苏省内唯一晋级全国总决赛的案例作品。近年来,我校大力实施《河海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开展研究生案例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研究生课程建设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案例开发,促进了研究生案例教学与研究开发的大发展、大进步,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教育教学培养质量。商学院积极探索研究生案例教学与开发,专门成立课程与案例中心,自建案例库156篇,其中,32篇被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收录,18篇被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收录,5篇案例获得“全国百优”案例奖。(商学院、研究生院)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党政办】
电话:025-83786232
邮编:210098
Copyright © Hohai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2361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7号